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6篇
  免费   1124篇
  国内免费   1609篇
测绘学   480篇
大气科学   1450篇
地球物理   1468篇
地质学   3087篇
海洋学   671篇
天文学   278篇
综合类   624篇
自然地理   7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Hetao Basin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ly arsenic-affected groundwater areas in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rsenic(As) groundwater in the Basin, a brief overview of arsenic in groundwater follows. High arsenic in the Basin commonly occur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e total arsenic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0.58 to 572 μg/L(average 99.73 μg/L), exceeding the maximum mandated value of 10 μg/L for drinking water in China; As(Ш) is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rsenic in the groundwater increases from south/southeast to north/northwest. Hangjinhouqi and Wuyuan countie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seriously affected areas, with high incidences of endemic arsenicosic diseases in the Hetao Basin. High groundwater arsenic correlat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ell depth. Previous studies proposed that groundwater arsenic in the Basin i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desorption of some natural solid materials in the sediments, under reducing condition. Generally, reducing condition is believed to be the primary factor for arsenic releasing from the sediment to groundwater in the region. Under inorganic or bacterial processes, Fe2O3 changes to Fe S and arsenic adsorbed to Fe(OH)3 dissolves into groundwater, and As(V) is reduced to As(Ш). Besides, reducing environments, groundwater hydraulic gradients, organic matter, p H, evapotranspiration, and soil texture are presumed to be the predomin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arsenic mobilization.  相似文献   
962.
受震旦纪末期桐湾运动影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因遭受大气降水岩溶作用而发育了丰富的溶蚀孔隙。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深层灯影组白云岩中仍见有丰富的储集空间未被成岩矿物充填而保存下来。通过对钻井及野外剖面进行系统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储集空间保存段是灯影组上部的沥青显示段;而没有沥青的下部白云岩中的孔隙空间多被白云石等成岩矿物所充填。对林1井研究发现,上部沥青发育段白云岩储层孔隙度多大于3.0%,最高可达10.6%,平均为4.0%;但下部沥青不发育的自生白云石充填段孔隙度一般都小于3.0%,平均为1.95%。下部白云岩段溶蚀孔洞中自孔洞边缘向中心,所充填的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从120℃逐渐增加至238℃;电子探针分析Fe、Mn平均含量从0.063%和0.025%逐渐升高至0.35%和0.108%;氧同位素组成δ18 OVPDB从-6.8‰逐渐降低至-11.2‰;表明了下部沥青未充填段成岩充填作用在埋藏过程中持续进行。油气充注改变了白云岩储层中的成岩流体环境并抑制了成岩矿物的形成;在后期埋藏过程,油逐渐转变成沥青覆盖在孔洞壁周围,也抑制了成岩矿物的沉淀形成;因而在现今沥青存在的深层白云岩储层中仍有丰富的孔隙空间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963.
964.
天籁实验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大面积天区的射电巡天观测,完成对大尺度结构的精确测量和对暗能量的探测,需要设计可安装大量馈源单元的大规模射电干涉阵列天线。抛物柱面的结构形式能较好满足工作需求,对抛物柱面天线阵进行了结构的选型设计。基于有限元方法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抛物柱面天线阵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在重力、冰雪和风力等载荷作用时反射面的变形情况。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用于暗能量射电探测的天线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反射面变形量较小,能满足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线阵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5.
综合运用风廓线雷达等多种非常规探测资料,对江西省2013年6月29日暖区大暴雨进行分析,并对比6月28日锋面暴雨,归纳总结短时大暴雨发生的一些前兆信号及可用指标。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能直观反映暴雨区附近中小尺度扰动、近地面弱冷空气入侵、急流脉动发展等特征,1.5—4 km高度层出现16 m/s以上急流对暖区暴雨发生有利,对强降水的发生有1—3 h提前指示作用。2)0.5—1.5 km高度层正的风垂直切变带对应降水发生发展,正速度带中大于4 m/s风速切变对应下游降水加强。3)PWV值在强降水发生前常出现持续上升或波浪上升。PWV值达到65 mm且维持较长时间,同时配合动力触发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PWV值低于60 mm并持续性下降,对应降水趋于减弱停止;强降水落区出现在湿舌前端的PWV等值线密集区内。4)此次强降水主要发生在TBB小于-40℃区域前端的等值线密集区和地面辐合线附近,且地面辐合线的强度、移向与新生单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强回波不断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合并加强形成"列车效应",雷达回波上逆风区、急流核、速度对等特征的出现有利于强降水的维持。  相似文献   
966.
Zhu  Xian  Wei  Zhigang  Dong  Wenjie  Ji  Zhenming  Wen  Xiaohang  Zheng  Zhiyuan  Yan  Dongdong  Chen  Deliang 《Climate Dynamics》2020,54(7):3279-3306
Climate Dynamics - As a typical arid and semi-arid area, central Asia (CA) has scarce water resources and fragile ecosystems that a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and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In...  相似文献   
967.
Dai  Aiguo  Huang  Danqing  Rose  Brian E. J.  Zhu  Jian  Tian  Xiangjun 《Climate Dynamics》2020,54(11):4515-4543
Climate Dynamics - 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 (ECS) refers to the total global warming caused by an instantaneous doubling of atmospheric CO2 from the pre-industrial level in a climate system....  相似文献   
968.
核电厂冷却塔设计气象条件中,湿球温度是重要的设计气象参数之一。近年来,由于实行自动观测,相对湿度值由仪器自动测定,因此不少气象站已经停止了湿球温度的观测,这给电厂气象参数的分析计算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根据气压分布型特点和分段函数,提出利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来计算湿球温度的新方法,经河南省郑州、南阳和商丘3站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69.
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评价历程、分布特点和风电开发建设情况。总结了云南有关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以及山区风电场和风电机组设计的研究成果。剖析了云南风能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0.
利用2010年7月22日苏皖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数值模拟输出结果,考察了模式对MCC的模拟能力,并对模拟结果做了动力和热力诊断分析,以揭示盛夏江淮下游MCC的特征。结果表明:1) 三重嵌套网格距为3.3 km的区域WRF模式的模拟效果较佳,结果与实况一致,并可利用模拟降水的范围及强度来确定MCC的位置及演变。2) 此MCC维持约10 h,其南北不对称,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而随之北抬。MCC核心区对流层低层有水汽丰沛的入流,并有强辐合区,呈对流不稳定层结;中层有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并因凝结潜热大量释放呈中性层结;高层则有出流;MCC核心区对流降水非常强。3) 在垂直剖面上,该核心区散度存在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柱状结构,此配置有利于强对流维持和加强,中低层以上有深厚的强上升气流柱,这些都是MCC核心区存在强对流的标志。该MCC的螺旋结构表明其中的强对流高度有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