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319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Wang  Zhi-wei  He  Yan-ping  Li  Ming-zhi  Qiu  Ming  Huang  Chao  Liu  Ya-dong  Wang  Zi 《中国海洋工程》2021,35(6):914-923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 across a 90° pipe ben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response...  相似文献   
92.
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本文简述了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并介绍了广东省在南海北部建设海上风电场的进展, 同时描述了南海北部一些典型的海洋水动力过程及其现场观测研究存在的难题; 最后提出利用海上风电场构建海洋水文现场同步实时网络系统的观点, 指出利用这些长期定点的网络式观测数据对研究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等的优势。希望能为促进海上风电与海洋科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登陆热带气旋在鄱阳湖区的活动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子  李英  魏娜 《大气科学》2017,41(2):385-394
鄱阳湖流域是受登陆热带气旋(简称TC)影响最为频繁的内陆地区之一。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一日两次的常规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一日四次的2.5°×2.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过鄱阳湖TC的活动特征及其影响。首先统计1949~2012年进入鄱阳湖区域61个TC的活动特征发现,平均而言进入鄱阳湖地区的TC具有移速减慢,强度衰减变缓及降水增幅特征。大尺度环流场分析表明,登陆进入鄱阳湖区的TC处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亚大陆高压之间的鞍形场中,引导气流减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减小,有利于其移速减慢、衰减减缓以及降水累计。几个典型TC个例的观测分析发现,TC降水降低了鄱阳湖区浅层土壤温度和低层大气温度及其日较差,但增加了土壤和空气湿度。鄱阳湖区域下垫面较高的地面热量有利于TC维持。而湖区对流有效位能在TC进入后明显降低,说明TC触发了该区域对流有效位能释放,有利于其降水增幅。  相似文献   
94.
土壤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争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Ibanez等提出并发展的土壤多样性概念及其计量方法论,简要阐述了利用土壤多样性方法分析全球尺度的土壤空间和分布规律的尝试,进而概括了知名土壤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土壤多样性及其计量方法论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不同观点,最后讨论了土壤多样性在土壤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首先回顾了地理学关于身体美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形成,并对其内涵做以解读;然后总结了身体第一性、精神分析、审美感知、审美表现等分析方法;再次从身体塑造的基础层次与智慧延伸、身体塑造的地方性与时代性、身体塑造与文化、精神、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在先天自然美和后天人工美两个层次上阐释了身体美学的实际应用;最后概括了学科性质、研究重点和研究目标,也展望了发展前景。研究发现:⑴地理学的身体美学研究强调对身体美的感知及其对人体机能乃至身体价值的欣赏,强调一种以身体为中心的"状态"和生活方式,强调人的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和谐,强调普遍的个人身体方面的行为规范,强调身体美的正确引导、控制与改进及其接近生活实际。⑵地理学通过情感地理、文化地理和行为地理等与"地方"观点、"表征与非表征"观点相结合,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新文化地理范畴下揭示了身体美学内涵:人作为文化行为主体与地方相互作用形成人的"归属"并最终形成"地方"文化,身体美学与新文化地理学交集于身体文化意义的研究。⑶在身体塑造过程中存在身体美学的地方和时代差异,不同空间和时间背景下影响社会认知和审美的因素不断变化,人在不同环境下与地方情感相结合,因地方情结的差异和时代特征的差异带来对身体认知的不同,形成了身体塑造的差异性。地理学的身体美学研究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96.
海冰与海水的交界地带是海-冰-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栖息地的联通状态和海洋、大气的交换,确定海冰边界对于分析海冰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2]。被动微波传感器为长期监测海冰变化提供了大尺度的连续观测数据。从经典统计、随机集理论出发,应用三种由被动微波日均海冰密集度数据提取月均海冰边界的方法,分析三种月均边界的差异,以及不同月均边界提取方法对海冰长期变化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四周漆黑一片,突然袭来的洪水冲走了一切,不见爸爸妈妈,6岁的小姑娘江珊在恐怖的大水中挣扎.  相似文献   
98.
Discriminations in a local chemical,fluidal,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cesses in a shear zone will lead to metall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a local section.This paper,based on the general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Shibangou gold deposit in Xixia,Henan,deals with petro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amples of altered rocks in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and of mylonites in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of a selected shear zone.The discriminations in fluid-rock interaction and petrological mass balance between altered rocks near the orebody and mylonites in the shear zone are discuss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trological volume of altered rocks in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of the shear zone is almost always dilatant and the mylonite volume in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is almost always lost.Major elements in altered rocks from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and in mylonites from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always show a tendency of being enriched and depleted,respectively.Fluid-rock ratios in the mylonites(Nu=93.68-468.40)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ltered rocks(NC(Ⅳ)^s=36.11-216.67).The gain and los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from the altered rocks and mylonites in the shear zone are a composite process to be imported and exported by percolating fluids as well as of the loss and dilatancy of rock volume.  相似文献   
99.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 S N M Pv2 的中层管理者方案以弥补 M2 M M I B的不足,其轮询方法和报警机制优于现有同类产品,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目的,通过将GD-DTPA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后进行脊髓造影MR扫描,探索一种新的MR检查方法,材料方法:对11例患者进行GD-DTPA蛛网膜腔直接注射脊髓造影前后MR扫描,保持扫描序列不变。造影剂量为0.5~1.0ml,结果:所有患者脊髓造影后即刻扫描显示脑脊液信号反转,T1W高信号。T2W低信与,结论:小剂量GD-DTPA直接蛛网膜注射脊髓造影MR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观察脑脊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