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冲绳海槽中段西陆坡下缘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孟宪伟  刘保华 《沉积学报》2000,18(4):629-633
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发育在有机质供应充分、沉积速率快、热流值较高、水深大于300m的大陆斜坡和活动边缘的增生楔发育区;沉积物类型主要以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和浊积岩为主。似海底反射层(BSR)和极性反转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关键标志。冲绳海槽中段西陆坡下缘水深大于1000m;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粉砂质泥和泥质粉砂,在部分层位见浊积层。与东海陆架相比,西陆坡下缘的有机质含量、沉积速率的热流值都较高,其范围分别为0.75%~1.25%、10~40cm/ka和70~437mw/m2;单道地震剖面具有明显的似海底反射层(BSR)和极性反转特征,因此,推断冲绳海槽中段西陆坡下缘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层。  相似文献   
42.
山东张夏期(中寒武世晚期)三叶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袁金良  李越  穆西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2):136-143,T001
根据山东长清张夏虎头山至黄草顶、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黑石寨谢家峪及新泰县九龙村九龙山的中寒武世晚期地层剖面的新材料 ,分析了山东张夏期三叶虫的地层分布 ,讨论了张夏组的顶底界线 ,扼要地比较了张夏期的 6个多节类三叶虫带与华南过渡区的 4个球接子带。  相似文献   
43.
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和强震远兆特征及其物理成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9、10号泉地下流体中强震源兆、场兆及强震远兆特征。结果表明,中强震源兆具体表现为震前1~ 2年观测点的绝大多数主测项出现同步性高值异常,临震前可能出现转折或反向,震后恢复正常;绝大多数中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仅有部分测项出现短期异常变化;而强震场兆则表现为观测点少数映震性能较好的几个测项出现同步性较好的中期前兆异常;强震(群)远兆则主要表现为个别映震较好的测项出现前兆异常。并对震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李定龙 《地学前缘》2000,7(2):353-365
依据安徽北部刘桥二矿奥陶系碳酸盐岩隐伏剖面 (下奥陶统顶部 ) 17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稀土元素 (15个项目 )的测试资料 ,针对不同岩性 ,分类阐述了它们的REE总量和配分模式、LREE和HREE、δEu和δC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剖面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碳酸盐岩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理与古岩溶发育环境的关系 ,为在岩溶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及溶蚀程度间建立定量识别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新疆轮台5.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9月23日在新疆轮台东北发生了Ms≥5.1级地震。震前,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相继监测到了大量的前兆异常。据此,我们对该地震做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46.
杨友孝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00,55(5):596-606
基于一体化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简写为SEEA)分析1990 ̄1996年间中国农村的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巨大。资源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21 ̄1426亿元,平均占农村总产值的1.72%;环境净产值每年损失幅度为604 ̄1059亿元,平均占农村总产值的2.33%;真实储蓄在-12  相似文献   
47.
基于高分辨率的单道地震和多波束测深数据,识别并对比了东海陆架中部同一海区相距20余万年的层U14和层U2两期沙脊群,其中层U14期沙脊属于埋藏沙脊,位于东海海底以下90 m深处,推测属于距今320~200 ka的海侵体系域(TST),沙脊顶界面是该期海侵的最大洪泛面(MFS);层U2期沙脊位于东海陆架,属于衰退沙脊,系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TST,顶界面是LGM以来的MFS。尽管两期沙脊形成年代相距20余万年,地层层位相距近90 m,但是沙脊群总体走向一致,表明距今2×105 a以来东海陆架潮波基本格局稳定。从层U2期可识别出4个亚期沙脊,通过多波束海底地形图可识别出4组走向的沙脊,多亚期、多走向沙脊是LGM以来海平面阶梯状波动在海底地形演变过程中的响应证据。  相似文献   
4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锑精矿中多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锑精矿中10种微量元素Zn、Cd、Pb、Si、Mn、Fe、Mg、Ca、Cu、Ag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锑精矿的溶样方法,发现采用氢溴酸挥锑后用浓酸溶解样品,稳定性较好。优化了仪器参数条件,对样品中各元素做加标回收试验。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RSD,n=11)均小于6%,回收率为89.4%~108.0%,能满足进出口对锑精矿中杂质元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箱梁平面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精度分析和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同类桥梁型施工中的变形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我国地理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跨入21世纪之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重大任务。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强烈地改变了我国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及各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科学之一,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