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32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传感器校正产品几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为了获取较大的幅宽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三线阵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了多片CCD拼接成像的方式获取地面影像。如直接提供分片的CCD影像产品,用户难以使用。传感器校正产品解决了CCD影像拼接的问题,拼接后的影像不仅视觉无缝,同时几何无缝。该产品同时解决了多光谱波段间配准的问题,且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投影差误差和交会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该产品消除了大部分畸变,故拥有极高的RFM替代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精度。本文利用安平和登封地区的三线阵数据进行验证,试验区三线阵传感器校正产品RFM替代精度优于1%像元,无地面控制点立体定位精度优于15 m,带控制点平面误差在3 m以内,高程误差在2 m之内,且三线阵平差平面定位精度要优于两线阵。  相似文献   
22.
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中分裂导线自动提取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线精细重建问题,该文从分裂导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出发,提出一种从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并精细重建分裂导线的方法,即在提取单根导线或地线点云的基础上,对分裂导线点云基于二分法提取每根分裂子导线点云,并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对电力线分别在XOY平面进行二维直线拟合、在某垂直平面进行悬链线拟合。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好、拟合精度高等特点,能精细地重建出每根分裂子导线。  相似文献   
23.
张正鹏  江万寿  张靖 《测绘学报》2015,44(10):1132-1141
以运动结构特征为约束条件的序列影像匹配,是基于多变量核密度函数,采用非参数均值漂移方法估计最优局部运动相似性结构特征的过程。核密度函数的带宽大小决定了匹配方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带宽的自适应运动结构特征的车载全景序列影像匹配方法。首先以采样点在空间域和光流域的局部空间结构定义自适应的带宽矩阵。采用局部光流特征向量的距离加权法,描述光流域上运动相似性结构特征的松弛扩散过程。然后给出自适应多变量核密度函数的表达形式,并探讨了均值漂移向量的求解、终止条件以及种子点的选择方法。最后融合多尺度SIFT描述特征与运动结构特征,建立统一的全景影像匹配框架。试验选择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城市球全景序列影像,结果表明在内点率变化、物方尺度变化等情况下,本文方法可以实现自适应运动结构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提高匹配的正确点数和匹配率,算法表现出较强的稳键性。  相似文献   
24.
在遥感数字影像处理中,几何纠正影像周围一般会被大量无效像元填充。这些无效像元往往引起全局统计的偏差,导致遥感影像分类等处理结果的异常。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扫描线分析的图像边缘无效像元自动去除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缺少控制点的SPOT-5 HRS影像RPC模型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模型出发,利用SPOT-5影像附带的参数拟合RPC模型参数,根据RPC模型和像面的仿射变换模型建立了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的数学模型。按照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两个地区SPOT-5HRS影像进行直接空间前方交会和缺少控制点的区域网平差处理。试验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实时渲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实时绘制大规模LIDAR点云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棵顺序四叉树使点云均匀分布在四叉树节点上,来实现快速的数据筛选。阐述了顺序四叉树的快速建立,并通过一个试验系统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表明,使用目前普通配置的计算机,通过自适应控制绘制的数据量,可以实时绘制约1GB的原始点云数据。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检测,探讨DSCT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SCT对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双能量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患者受检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随后通过病例追踪随访,与临床确诊病例进行对比,分析DSCT技术对痛风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60例关节炎患者,其中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136例(33例为急性关节炎期,57例为间歇期急性发作,46例为慢性关节炎期),非痛风性关节炎24例。在13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有124例患病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124/136(91.2%);急性关节炎期33例,其中28例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检出率为28/33(84.8%);在24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24例均未检测出尿酸盐结晶沉积。结论:应用DSCT技术对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关节进行扫描,可有效提高临床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9.
一种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倾斜影像快速匹配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较为快速且具有仿射不变性的倾斜影像匹配方法。通过估算影像的相机轴定向参数计算出初始仿射矩阵,通过逆仿射变换得到纠正影像,对纠正影像进行SIFT匹配。首先利用比值提纯法(NNDR)、归一化互相关(NCC)测度约束和左右一致性检验得到粗匹配点对,由粗匹配点对利用RANSAC方法计算出基本矩阵F和单应矩阵H。匹配时,匹配策略采用最邻近匹配,并利用极线约束、单应矩阵约束、NCC测度约束和主方向差值一致性约束剔除误匹配。通过对三组典型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该方法匹配准确率高,匹配点对较为密集、均匀,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0.
视觉驱动的变分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整体配准模型不能充分顾及局部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视觉驱动的变分配准方法。该方法在变分模型建立中综合考虑了局部变换、整体平滑和视觉约束,同时兼顾了亮度和对比度差异。首先,基于灰度均方根误差建立配准模型的数据项;其次,为了保证整体平滑,模型采用H1半范数进行自适应约束;最后,为了保证影像中的空间属性满足视觉的要求,不能出现扭曲变形,采用直线特征进行先验约束。在变分模型求解过程中先利用整个影像估计影像之间的整体变换参数,然后采用小的邻域范围进行局部估计。整个过程在多水平差分框架下迭代求解变换参数,进而兼顾了整体平滑和局部变形。笔者利用ZY-3卫星数据进行了试验,采用目视和量化指标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