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91.
黄敏 《山东气象》2014,34(4):66-68
针对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气象影视业务产生的影响,认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注重“以受者为本”,关注高影响天气,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反映当时重点天气的信息,需要在节目编导上加强技术支撑,在节目制作上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92.
变网格大气模式对1998年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动力气象实验室(LMD)发展的可变网格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4,对1998年东亚夏季降水进行了模拟,考查了变网格模式对东亚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出东亚夏季降水的极大值中心、夏季风雨带以及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式基本再现了1998年夏季两次雨带的进退特征,包括降水强度、雨带范围等,从而合理再现了1998年夏季江淮地区的"二度梅"现象.与观测相比,模拟的不足在于:在陡峭地形区附近存在虚假降水;江淮和华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存在水汽输送的气旋式辐合偏差,同时高层环流辐散偏强,使得下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降水偏多;在东南地区存在反气旋式的水汽输送偏差,30°N以南地区降水偏少.对于1998年的"二度梅"现象,模拟偏差主要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特别是第二次)较强降水持续时间偏短,强降水范围偏小,而黄淮和华南地区却降水偏多.分析表明,模式对两次梅雨期降水的模拟偏差直接受环流形势模拟偏差的影响.LMDZ4区域模式版本的特点一是区域加密,二是加密区内预报场每10天向再分析资料恢复一次.敏感试验结果表明,LMDZ4加密区向强迫场的10天尺度恢复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模式对华北降水的模拟能力,而对长江流域和华南降水的模拟具有不利影响.较之均匀网格模拟试验,加密试验由于在东亚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对东亚夏季降水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93.
广东天堂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钦州—杭州成矿带阳春盆地的东北端边缘。在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选取该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开展矿物学特征研究,测定S、Pb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黄铁矿中Fe、S含量和S/Fe原子比普遍高于理论值,存在一定量的Cu、Sb、As,Co/Ni比值变化范围为0.21-2.28,一般大于1,指示硫逸度较高的热液环境;闪锌矿中Zn含量比理论值稍低,S/Zn原子比和S含量较理论值偏高,含一定量的Pb、Fe、Co和Se等元素;方铅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元素间均有类质同象现象的发生。硫化物的δ34S组成范围比较窄,变化范围为-2.1‰-2.6‰,多数集中在-0.8‰-0.4‰,具有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矿石矿物Pb同位素组成亦比较稳定,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8.765-39.137、15.523-15.751、18.450-18.667,矿石铅既具有下地壳或者上地幔的特征,又具有上地壳的特征,显示混合源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属于壳幔混合型,具有多种物质来源,可能是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94.
慧敏 《河南地质》2012,(7):40-41
案例 郑州市居民张甲,因与其堂侄张乙、赵某的宅基地纠纷,依据原安阳市郊区人民政府《关于东郊乡大营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的批复》,到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政府申请确认宅基地的使用权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495.
王敏 《沉积学报》2014,32(1):174-181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页岩油气逐渐成为现今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实际工作中一直沿用了国外页岩气的勘探及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指出,页岩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勘探不能照搬国外的页岩气评价思路,将研究重点仅仅停留在有机碳含量上无法满足勘探需要,页岩油勘探的核心问题在于地层已生成的游离烃含量的评价。利用胜利油区第一口页岩密闭取芯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孔隙度与单位含油体积以及含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烃源岩中孔隙性越好,含油性越好的特点。利用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岩心分析数据推导出了反映泥质页岩游离烃含量的评价模型,并构建了基于实测的深侧向电阻率、孔隙度、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的求取模型。利用页岩地层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对比可以直观反映地层中游离烃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指示页岩层段的有利油气区段。以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罗家地区罗69井实验分析资料为例,对模型的参数求取及效果分析进行了阐述,构建的地层有机质成熟度模型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均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游离烃有机碳含量绝对值、以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与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比值实现了对页岩油地层可动油气富集带的指示,可动油气相对富集的层段即为页岩油地层的勘探目标。该思路可为目前的陆相页岩油勘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96.
地震社会学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主要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国际上开展的同类研究作了介绍了评价;最后对地震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和等问题担子同建议。  相似文献   
497.
5.1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灾害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不仅使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感,也使众多科研人员对地震和地震预测观测研究产生了农厚的兴趣.由于大气电场与震前动物异常和地光间可能存在联系,以及震前观测到的大气电场异常现象,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我国不少科研院所和社会人士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始用观测大气电场变化的方法探索地震短临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498.
地震相分析是地震地层学的一个主要内容。由于煤田勘探深度较浅,地震信息丰富。因此,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开展地震相分析工作是十分有利的。1.地震反射界面是年代地层界面过去,人们一直把地震界面当作某一岩性地层的反射界面,因此在对比中出现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99.
2022年3月17日,山西省交口县某铝矿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探究尾矿库溃坝的原因,基于多时相光学卫星立体像对数据和SBAS-InSAR等遥感技术,回溯分析该尾矿库的堆载过程、库容变化和坝体形变,并采用GeoStudio软件Slope/W模块评价溃坝前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该尾矿库于2019年9月前已堆积至最大库容,2021年12月前在2#坝后方子库堆载至96万m3,超出设计库容4.8万m3,从而降低了坝体的稳定性;(2)溃坝物源主要来自2#坝以上库区,在2#坝与1#坝之间以及1#坝到沟口区域均主要以堆积为主;(3)该尾矿库溃坝属于典型的渗流场诱发尾矿坝失稳,尾矿加载导致其坝体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由1.125降至0.991,是该尾矿库溃坝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500.
广州城市廊道变化对城市景观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廊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促使城市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城市廊道各要素的变迁有助于掌握城市景观的发展变化规律。该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对广州城区廊道的发展演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探讨其对总体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