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霞  甄毓  于志刚 《海洋学报》2011,33(1):153-162
对一株分离自胶州湾的裸甲藻形态相似种(Gymnodinium sp.ZX)进行了分子水平的分类鉴定.提取基因组DNA后扩增核糖体小亚基和转录间隔区序列,经纯化、克隆并测序.将获得的序列分别进行Blastn同源性分析,并下载相关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藻与共生藻(Symbiodinium)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裸甲藻...  相似文献   
72.
夏季长江口外低氧区的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长江口外海域夏季低氧区的动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长江口外低氧区典型月份历史资料以及该海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分析,揭示了长江口外海域低氧区北移、氧最低值波动下降和低氧区面积扩大的年代际变化趋势,阐明了低氧区的演变与富营养化以及海洋动力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2006年夏半年(6-10月)低氧区的位置变化过...  相似文献   
73.
厌氧氨氧化是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成氮气的过程,主要应用在污水处理反应器中,最近几年发现在海洋环境中也广泛存在,并在海洋氮循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了海洋中一个巨大的氮汇,对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梯烷膜脂结构独特,是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化学生物标志物,具有化学分类与古海洋学应用潜力。厌氧氨氧化作用及厌氧氨氧化细菌已成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微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74.
一、原始地图地图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物。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分别是距今约4700年的苏美尔人和距今约4500年的古代巴比伦绘制的地图。古代巴比伦绘制的地图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4个城镇和流人海洋的河道。  相似文献   
75.
硅元素是地球第二大组成元素,深刻影响着地表物质循环,是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元素之一.从自然风化、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表过程对硅产出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在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分析指出,应着重开展生物参与下原生/次生硅酸盐矿物风化速率的研究,重视高等植物在区域硅循环中的作用;富营养化与筑坝对于河流硅的滞留都十分重要,因筑坝产生的水库清水下泄在中下游河道产生的潜在效应很可能对河口硅输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应采用地球化学示踪技术,加强这方面的定量研究、模型研究、过程研究以及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对流域地表过程的改变以及与筑坝、富营养化过程的联合作用,应进行深入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6.
1 INTRODUCTION Two large-scale concentration mechanisms, evaporation and freezing, have been proposed for marine origin brine production (Bein and Arad, 1992; Bottomley et al., 1999). There are thre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brine formation by seawater evap…  相似文献   
77.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于形态学差异的图像识别技术、基于核酸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色素的方法和基于光学特性的方法5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回顾了有关赤潮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8.
于2006年6月和2007年4月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水淘选法对沉积物进行了粒径分级,并采用改进后的SEDEX方法对沉积物样品及分粒级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6月和2007年4月长江口及毗邻海区沉积物总磷变化分别为1256~1964 μmol/g和899~1991 μmol/g,其中碎屑磷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可交换态磷、铁结合态磷、有机磷、自生磷灰石磷及难分解有机磷在长江口外的平面分布比较一致,均在紧邻长江口门外、杭州湾外的条状带出现了含量的高值,而在口门内及口门外河口靠海一侧碎屑磷含量较高。不同形态磷在不同粒径沉积物中的含量不尽相同:有机磷、自生磷灰石磷以及难分解有机磷是小于8 μm粒级沉积物中磷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在总磷中所占比例随沉积物粒径的增加而下降;碎屑磷则主要集中在粗沉积物中,为32~63 μm及大于63 μm粒级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贡献者。沉积物的粒度分异以及各形态磷在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含量的差异,共同影响着河口沉积物中磷的分布  相似文献   
79.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collected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in June 2006 was separated into five fractions via water elutriation: clay-very fine silt (<8 μm), fine silt (8–16 μm), medium silt (16–32 μm), coarse silt (32-63 μm) and sand (>63 μm). The SPM and fractionated particles were sequentially analyzed by a modified SEDEX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to obtain six species of phosphorus: exchangeable or loosely-sorbed P, organic P, Fe-bound P, authigenic P, detrital P and refractory 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particulate phosphorus species except for detrital P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particle size; a high detrital P content was found in coarse silt and very coarse silt. From the inside of the river mouth to the gate of the river mouth, organic P, Fe-bound P and refractory P in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decreased and a higher amount of exchangeable P appeared around the gate of the river mouth. From the gate of the river mouth to the sea, exchangeable P and organic P in suspended particles increased distinctly. The total particulate P flux into the estuary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was about 45.45×108 μmol/s during sampling. Of this, about 8.27×108 μmol/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truly suspended” fraction. The bio-available particulate P flux was about 13.58×108 μmol/s. Of this, about 4.24×108 μmol/s was transported by “truly suspended” particles.  相似文献   
80.
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9~10月在长江采集悬浮颗粒物样品,应用改进后的SEDEX法对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生磷灰石磷是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涪陵至万州江段,碎屑磷灰石磷的含量较高,弱吸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影响;香溪至葛洲坝下江段,弱吸附态磷和有机磷含量较高,碎屑磷灰石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浮游植物生长及泥沙粒径的影响;城陵矶至大通江段,有机磷、碎屑磷灰石磷和铁结合态磷含量较高,弱吸附态磷含量较低,磷的赋存形态主要受泥沙粒径和洞庭湖输入的影响.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占颗粒态磷的45.6%,长江上游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较低,下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