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海底沉积物中不同形式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少英 《地学前缘》2005,12(3):253-257
顶空气法和酸解烃法将东沙群岛海域海底浅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式的烃类气体释放出来,通过分析两类气体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及其甲烷碳同位素,发现两类气体的成因和来源不同。笔者认为,相对而言,吸附气(包裹气)反映的是一种更为早期的信息,而游离气(溶解气)则更具有“现代性”。笔者进一步认为,两类气体的不同形成过程,对于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游离气(溶解气)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而吸附气(包裹气)可能指示成岩时沉积物中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在乔治王岛南侧、象岛西侧海域内通过箱式取样获得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组成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统计了硅藻丰度、简单分异度、属种组成等, 并结合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乔治王岛南侧站位丰度和分异度高于象岛西侧站位, 最高丰度达到1.96×106壳/g。丰度的差异分布可能主要与洋流有关, 别林斯高晋海表层洋流带入充足营养盐导致乔治王岛南侧站位硅藻繁盛, 而威德尔海涡流底层水影响下的象岛西侧站位则难以沉降保存包括硅藻壳体在内的细小沉积颗粒。各站位硅藻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海冰相关种分布不均和半咸水种类繁盛情况等, 前者可能与漂浮海冰控制的时间长短有关, 而后者与淡水输入等综合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中,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在南极半岛南设得兰海沟海域获得了1 400多km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海域获得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 是一次艰辛的探索和尝试。在出航南极之前, 为了保证采集设备的稳定和取得合理的采集参数, “海洋六号”船在我国南海北部海域多次对采集设备和采集参数进行了检测和试验, 获得了多条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通过对比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和南海北部海域的地震资料, 在相同采集设备和采集参数的情况下, 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中,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在南极半岛南设得兰海沟海域获得了1 400多km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资料存在的主要噪声为异常高能量干扰和多次波干扰, 为了高保真的压制噪声, 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有效信号的前提下充分地压制噪声, 设计了基于LIFT(Linear Interference Filter Technique)思想的噪声压制方法。利用这套方法分别针对异常高能量干扰和多次波干扰进行了压制, 压制结果显示, 噪声得到了很好的压制, 有效信号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达到了高保真去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河南省南召县银洞岭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洞岭银矿床位于豫西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选择找矿靶区,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植物地球化学、壤中气汞量测量等方法,确定矿化有利地段并实施钻探验证,最终发现隐伏银矿床.银洞岭银矿床的发现,是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36.
南海北部陆坡GHE24L柱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取自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的近6m长的GHE24L柱状样沉积物磁性特征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其磁性特征的纵向变化与沉积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柱状样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没有明显受到后期还原成岩作用的影响。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是假单畴磁铁矿,其含量和粒度的变化记录了过去20ka以来的环境演化,尤其是对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几个重要气候事件如Heinrich 1事件、Bolling-Allerod暖期、新仙女木事件等有很好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重建南海区域环境演化提供依据,也可为探究东亚海陆气候变迁的耦合联系提供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