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加密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3月6日至11日云浮出现的一次特征显著的低温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此次过程具有影响时间长、平流降温明显、前后期高低空配置差异显著等特点;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本次过程500hPa、850hPa、地面各层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以及与实况的对应关系,探讨和总结本地春季低温阴雨天气预报经验以供参考。分析得,500hPa高度形势的配合对冷空气翻越南岭屏障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冷空气爆发入粤有重要的警示作用;850hPa的温度锋区和地面南岭两侧的温差可反映冷空气的强度;气象要素突变对确定预报低温阴雨的发生结束有比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2.
广州降水天数的统计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广州1973-2002年逐日的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一次降水过程持续天数的规律。研究发现:广州30年来一次降水过程持续最长的天数为33d,且出现1-5d降水的可能性最大,其可能性多数随着降水天数增加而减少。计算降水时间序列的小波方差,发现广州一般降水天数主要存在3年和12年左右的振动,而暴雨以上的降水天数则存在1.5年和6年左右的振动。选取对应主要周期附近的尺度参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后,可以看出一般降水天数主要周期的年际变化趋于平缓,而对应暴雨天数的主要周期振荡的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NCF.P1°*1°再分析资料、物理诊断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09年6月3日(以下简称"6.3")广东暴雨级强降水过程的特征,并探讨了此次暴雨级强降水的成因及落区.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在高空槽、中层切变和地面低压槽共同配合下产生的;西北部暴雨发生在850hPa切变线南侧的风速辐合区,中部及粤东的暴雨与500hPa高空槽的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分析还发现:以大尺度天气为背景,充分分析数值预报可以大概确定强降水强度及落区,再仔细分析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等资料可以基本确定强降水发生、发展及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34.
利用云浮市1965~2010年观测资料和典型灾情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分析了云浮市暴雨、热带气旋、强对流、低温、高温、雾和灰霾、干旱等灾害天气的特征及其影响,提出了防御灾害性天气的对策措施,认为预报预警准确是做好防御工作的基础,健全防御应急机制,扩大信息的传播能力与覆盖面,增加防灾避险的应变能力对做好防御灾害天气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_2超微细粉,锐钛矿型TiO_2超微细粉呈分散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约为0.03μm;金红石型TiO_2超微细粉呈分散的圆柱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0.07μm。用FT-IR.XRD.DTA/TGA和TEM等手段研究了TiO_2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物相和显微结构的变化。发现TiO_2凝胶在200℃以下呈非晶态,在300℃时结晶成锐钛矿,在700℃时,锐钛矿开始转变为金红石,在1000℃时,锐钛矿消失,全部转变为金红石。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UltraScan5000扫描仪常见的一些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对设备的故障处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7.
清镇林歹铝土矿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含矿层序具有典型的炭质页岩—铝土矿—铁质岩结构。本研究以铝土矿层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林歹铝土矿顶板炭质页岩、底板喀斯特面及紫红色泥岩开展野外调查、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古生物化石鉴定等研究,结果发现在铝土矿顶部的炭质页岩中含大量的黄铁矿、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化石,植物化石主要为芦木、裸蕨类,由化石组合确定铝土矿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在炭质页岩中发现含腕足、腹足化石的白云岩夹层,证明炭质页岩形成于滨岸近海环境,由此推测铝土矿也形成近海湖泊环境。对含大量黄铁矿炭质页岩进行蒸馏水浸泡试验,发现炭质页岩浸泡液体pH值为1.5~2,呈现出强酸性,结合清镇林歹、小山坝等地铝土矿层与炭质页岩叠覆特征,认为铝土矿形成后,上覆炭质页岩在大气淡水淋滤下会对下伏铝土矿层起脱硅除铁作用,使铝土矿品位进一步提高。在铝土矿底板发现强风化白云岩砂、溶蚀裂隙、钙结层、湖泊沉积纹层等,认为寒武系白云岩中紫红色泥岩夹层很可能是铝土矿成矿母岩,且具有一定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甘肃昌宁盆地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矿业开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研究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通过对城市地下水质量现状调查,研究城市工矿排放的废水对下游农业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适合于城市工矿区与农业区相适应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认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西北其它干旱区城市提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39.
<正>Recent advances in landslide/avalanche modeling have been enabling us to investigate the kinematics of such catastrophic events with much more details.Taiwan is located in a region where seismic activities and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frequently occur.One of their common consequences is the slope failure.In the past decodes,we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giant landslides:Tsaoling,Jiufenershan landslides,triggered by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  相似文献   
40.
本文聚焦于高学历人才“逆向梯次迁移”现象,基于武汉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正规就业驱动下北上广深至武汉的高学历人才逆向梯次迁移,结合粘性理论解释其机制。结果表明:(1)正规就业导向下,高学历人才逆向梯次迁移已成为人才迁移的重要趋势之一,以武汉为目的地的跨省城际迁移中近1/4呈现逆向梯次迁移意愿,非应届生占比高于应届生。(2)“逆向梯次迁移”受粘性因素、个人因素和城市因素影响。粘性因素即“户籍地粘性”与“就学地粘性”起到关键作用;包括“年龄”“毕业学校级别”“学历级别”和“户籍地所在城市级别”在内的个人因素和城市因素也存在影响。(3)与西方受宗教、种族、家庭和个人价值等因素影响不同,基于乡缘、学缘关系产生的户籍地、就学地粘性更深刻作用于中国的高学历人才择业迁移选择,引发逆向梯次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