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研究渤海的可持续发展.根据 1979~1999 年渤海中部断面温度、盐度、溶解氧、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结构和20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断面各个要素冬季的垂向分布均匀,夏季有2个冷水中心,盐度、溶解氧、营养盐在冷中心位置也出现了类似的高值或者低值中心.各要素的距平图显示盐度有上升趋势,溶解氧含量下降,无机氮逐年增加,磷酸盐和硅酸盐夏季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冬季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2.
辐射熏烟浓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生生  俎铁林  林学范 《气象》1999,25(4):15-19
讨论了辐射熏烟过程及其浓度预测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了熏烟地面浓度绝对最大值及其空间分布的正确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和高浓度区的延伸范围。  相似文献   
113.
“农业概连”一节的教学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本节内容理论性强.语言精炼.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其次,率节无任何图象资料,对于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差的高一学生来讲.要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笔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景观图、投影片和录像资料.引用大量实例.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14.
海鞘中一种酚类衍生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采自青岛海域的柄海鞘Styelaclava中分离到一种酚类衍生物。经过IR,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为2,4-二叔丁基苯酚。此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海域海鞘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5.
双鸭山地区矽线石矿成明显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岩相控制。主要产于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上部的矽线石英片岩、含石榴矽线钾(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其找矿标志主要是地层、岩性、构造、岩相特征,其次为风化带颜色、伴生矿物和地貌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6.
水资源及其内涵的研究现状和时间维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立  刘昌明 《水科学进展》2000,11(2):153-158
随着当今世界所涌出的新理论、新问题,概述了水资源研究出现的若干新形势.换一角度,从时间对水资源研究的作用上重新探讨了水资源的涵义,探讨了水文更新时间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7.
CT机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机之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T和MRI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两大类临床影像诊断设备。本文应邀就普遍关心的问题对CT和MRI两大设备在原理、性能、指标、功能、参数、敏感性、安全性、信号性质、图像标准、图像重建的方法学理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和有意义的比较。并沿两类机器发展的轨迹追溯了两种影像在历史上的交汇点(源宗)。阐明了两套数学方法(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平行发展根源于其信号性质的重大区别。MR是时域信号,而X  相似文献   
118.
黄河干流下游断流的径流序列分析   总被引:94,自引:9,他引:85  
刘昌明  成立 《地理学报》2000,55(3):257-265
从黄河径流与断流的关系出发,系统探讨了黄河断流的各个相关机制。利用黄河干流控制流域汇水的主要水文站近40年的逐月径流资料,分成了4个系列进行时序分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黄河流域径流序列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黄河下游径流主要来源于上中游入水基流量在这39年中有下降趋势这些非常有意义的结论,为更深入地认识黄河断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半隐蔽格状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观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半隐蔽格状沙障,特别是麦草和碾压芦苇方格沙障,是近地风沙流边界层防止风沙危害的一种经济实用、功能独特、效果显著而应用最为广泛的固沙措施。它增大了下垫面的粗糙度,明显降低了底层风速,进而减弱了输沙强度,使流沙表面得以稳定。在格状边框内,由于气流的涡旋作用,使格内原始沙面充分蚀积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即稳定的凹曲面形成。这种有规则排列的凹曲面,对不饱和风沙流具一种升力效应,而形成沙物质的非堆积搬运条件,这是格状沙障作用的关键。试验证明1m×1m,1.5m×1.5m和2m×2m草方格防沙效果都是显著的,0.5m×0.5m的方格不仅费工费料,而且防风固沙效果很不理想,并很快地被沙堤失去防护功能。同一规格的格状沙障往往由于设置的地形部位不同,其防护作用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应该根据一个地区的风沙流场性质和沙障功能综合评价半隐蔽沙障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20.
2000年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环境演变   总被引:34,自引:13,他引:21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南缘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古气候信息均表明,2 000 a来该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以绿洲时空演变和沙漠面积扩张为主要特征,导致了历史上许多著名古城镇的废弃和'丝绸之路'南道的南移。本文分析了2 000 a来绿洲的分布与演化规律,并探讨了其自然及人为原因,指出20世纪以前绿洲的演变主要是在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干旱化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而本世纪绿洲沙漠化和环境退化则主要是在干旱大背景下人类活动的结果。为防止本区现有绿洲进一步沙漠化及环境退化,应合理使用水土资源、调整大农业结构、开发优势资源、保护天然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