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在分析渤海台风暴潮特征的基础上,将进入渤海的台风,按其路径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采用动力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具有代表性路径的三次台风暴潮实例,取得了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的结果。进而用模式风暴进行风暴潮的数值估算,文中给出了10条台风移动路径,计算了在不同风速和移行速度影响下黄河口近岸12个地点的风暴潮的高度值。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三角洲位于渤海西南岸,介于渤海湾和菜州湾之间,是我国沿海三大三角洲之一。从其发育史考证,黄河经利津县有效行水时间约千年。自1855年至今,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5k㎡的速度淤积造陆,使其面积增加了2500k㎡以上(书书享,1985;郭永盛,1980)。由陆地等高程图(图1)可知,三角洲等高线大体与海岸平行,但两侧低,中间高,高程1-8m,平行坡降1%-1.5%,是沿海坡度最小的地区。这种地形给洪水内侵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上发生的大量潮灾记载(刘凤树,1984;翟乾祥,1983)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刘凤树,1984;陈彰容,1983;刘凤岳,1982; Zhang Yanting etc,1982;孙文心等,1979; 北海分局青岛中心站,1978;海洋局预报总台海况组,1978)对渤海风暴潮特性和潮灾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并获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根据从1952-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中选择的、对黄河口区影响较显著的90次寒潮和18次台风过程的风暴增水作了概略分析,并对黄河口区沿岸各测站(塘沽堤口、东风港、富国、羊角沟)多年年极值水位作了统计分析,为黄河口三角洲的开发以及港口和防潮堤的建筑提供了安全保证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H.-H.KUO和T.ICHIYE(1977)数值地研究了在正压海域中,垂直海岸移行风暴所引起的强制波,但这种结果是现象的总体,尚给不出强制波内在的物理属性。因此,这一问题无疑得求助于理论分析,然而目前尚未见论述。 诚然,在理论分析过程中,由于陆架区的复杂和非线性的效应,试图解析地讨论是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位于我国广西南部,是一个三面靠陆的半封闭内陆海,湾内水深小于100米,其等深线的分布趋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底地形由北向南倾斜,深度沿岸较浅向湾口逐渐加深,平均深度约为38米。湾口与南海相连,宽约130海里,深度较大,是与外海水交换的要道。湾东尚有琼州海峡与广州湾沟通,但其宽度很窄,深度也不大。从整个湾形来看,它极类似一个“扇形”海区(图1)。  相似文献   
15.
黑潮和风应力对东中国海环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曾基于底摩应力涡度、行星涡度和风应力涡度的平衡方程,在黑潮(边界力(奚盘根等,1980,冯士搾等,198l。))可变海底地形的作用下,研究了东中国海环流的可能成因(刘凤树等,1984)。指出,东中国海环流的形成主要是黑潮作用的结果,风的效应仅起调  相似文献   
16.
珠江是我国三条最大的河流之一,由三大支流——东江、北江和西江组成。珠江口是三角洲网河区型的河口,无数水道彼此交织,方向各异。大小不一,地形十分复杂。每当台风侵袭本区时,强制波夹带盛潮进入河口向内推移,与洪水相遇时,则相互拥高,水位暴涨,严重威胁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 统计表明(见图1),1949-1970年间,侵袭广东沿岸地区的台风共有149次;平均每年7次,八、九月份出现最多,约占58%,五月和十一月份最少,占8%。可以认为,珠江河口区是我国风暴潮的多发区。 近几年来,关于珠江河口区台风暴潮的研究和预报已有论述,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本文仅对珠江口(伶仃洋)台风暴潮的一些特性从理论和实相结合的角度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近海对海面风场、气压场变化的响应。试验和比较了不同天气形势下黄海、东海海域水位变化过程,并讨论了不同因子的作用和有关数值方法问题。为在我国现有计算条件下,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凤树 《海洋科学》1980,4(1):38-45
资料分析表明,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风暴(台风),在移近我国东南沿海宽广的大陆架上时,一般在该区登陆,但有时转向沿岸北上,或者沿着南海沿岸西进(见图1)。这种平行海岸移行台风所导致的风暴潮高的最大增水值,一般在60—100厘米左右。可以看出,这种  相似文献   
19.
台风暴潮某些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树 《海洋学报》1980,2(3):12-23
台风暴潮的机制和预报,国内已有不少的研究,国外虽然亦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但就理论而言,大都局限于全流观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理想化的结果[1,2]。本文试图直接从线性化了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出发,导出适用于浅海中移行风暴所导致的风暴潮的理论模式,以研究其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20.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风暴潮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会了,我受第一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风暴潮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请代表们审议: 一、风暴潮研究会成立的背景及组织发展的回顾 1978年 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一重要问题,使科学技术工作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1980年 3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国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科学地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协的性质,根本任务和前进方向。明确肯定了学会的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促进因素。全国科协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