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城中村信息三维构建是改造和管理城中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淮南市某城中村为例,介绍了基于ArcGIS Explorer建立三维虚拟城中村的研究过程,并重点探讨了系统体系结构、三维建模与系统功能等的技术与方法,结合Arcgis Explorer SDK进行定制开发,实现查询属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上海海域化学品风险源、化学品环境事件等环境安全形式的分析,总结剖析了当前上海海域化学品环境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规划、应急体系构建、管理制度、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上海海域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刘星  李安然  石俊炯  李春花 《测绘科学》2021,46(3):27-31,79
针对低成本GNSS模块及天线类型直接影响RTK性能的问题,该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GNSS定位模块华大HD9310、UBLOX NEO-M8T、UBLOX ZED-F9P,以及测地型天线U35和螺旋天线BT-3070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采集GNSS天线和模块不同组合的原始观测数据,深入分析了不同组合的原始GNSS数据的信噪比、模糊度解算初始化时间、伪距与载波相位的双差残差以及定位精度。结果表明:U35天线性能优于BT-3070天线;ZED-F9P模块性能优于NEO-M8T模块和HD9310模块。实验结果可为无人设备、工程测量等领域选取合适的RTK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隔震结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且容易受地震动长周期特性的影响,因此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值得研究。以某基于规范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在规范规定地震作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损伤状态进行定义和标识,探讨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发生破坏的概率远大于具有相同峰值地面加速度的普通地震动,其中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谱峰值"后移"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且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损伤分布并不均匀,其主要集中在结构的底层。  相似文献   
115.
以流星烧蚀为源,大气沉降为汇,并利用连续方程和涡旋扩散方程为动力学控制方程,求解总含钾成分随高度的分布,再根据各含钾成分之间闭合的化学反应,计算每个高度处各含钾成分的浓度配比,初步建立了一个钾层静态模型.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钾层静态模型的建立过程,输入参数和模拟结果.此模型能够模拟出钾原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并与北京激光雷达观测的钾原子浓度的夜间年平均曲线进行了对比.钾层峰值密度和质心高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仅相差0.2%和0.7%,但柱密度和RMS宽度的模拟值却比观测值明显偏小.模拟结果与观测并不完全一致,其差别主要来自于钾层的下部.钾层静态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研究钾层的特性和演化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6.
文章针对海流观测分类及命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部分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分类不统一等问题,参考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观测原理、发展应用、优缺点和典型设备,按照漂浮法测流、定点测流、走航测流和表层遥感测流四大类,对海流观测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对昆明地热田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分析,建立了考虑温压变化和越流条件的岩溶热储层中地下热水的水流和溶质(污染物)运移的准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对开采条件下地热田Ⅱ 块段地下热水系统中水位及F- 、Cl- 、NH+4 、SO2-4 浓度的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仿真性。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流场和溶质浓度的动态变化趋势,为防治地下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基于GIS的物化探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星 《广东地质》2001,16(3):75-80
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物化探原始数据,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找矿及深部进行成矿预测的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