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拓扑优化作为结构优化的高层次优化方法,目前正成为工程界研究的热点,而对于隧道工程的拓扑优化还未见研究成果。建立了隧道洞室的拓扑优化模型,利用高层次拓扑优化理论对隧道洞室进行了拓扑优化分析,提出了预强支护理论,即开挖围岩影响区内进行强支护结合复合衬砌支护的三层支护体系,通过拓扑优化分析确定了预强支护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72.
各向异性初始应力状态下圆柱孔扩张理论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章定文  刘松玉  顾沉颖 《岩土力学》2009,30(6):1631-1634
传统的圆柱孔扩张理论假定初始应力为各向同性的。在城市地下管道的铺设、隧道工程等的水平掘进施工过程中,圆柱孔受到的初始竖向应力不等于初始水平应力,并不满足各向同性初始应力条件。考虑土体的各向异性初始应力条件,假定土体满足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了各向异性初始应力状态下的圆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解答。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土性参数一定时,在相同内压力作用下,各向异性初始应力状态下的圆柱孔扩张形成的塑性区半径大于各向同性初始应力状态下的圆柱孔扩张的塑性区半径,但前者的极限扩孔压力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73.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动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水泥土及其水泥土复合体的动力特性;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地震效应;水泥土桩处理液化地基的作用机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其处治效果检测方法。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对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现场施工工艺、标准贯入试验、桩身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电阻率试验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优越的工程特性及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粉土及其稳定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志铎  刘松玉  邵光辉  郝建新 《岩土力学》2005,26(12):1967-1971
以粉土和4 %石灰、2 %水泥+2 %石灰、4 %SEU-2型固化剂、8 %SEU-2型固化剂处理的粉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UU)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U)对变掺量、变龄期条件下粉土及稳定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及其稳定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为软化型。SEU-2型固化剂在改善粉土的凝聚力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综合考虑了不同稳定方法的强度指标,表明掺SEU-2型固化剂是稳定粉土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超长桩荷载传递性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根据超长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超长桩的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结果表明,超长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顶以下l/3桩长及桩端以上l/6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接近规范推荐值,而中间部分的桩侧摩阻力远远大于规范值,表现出强化效应,桩端注浆桩的侧摩阻力强化效应更加明显。根据其荷载传递特性,提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实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77.
桩承式路堤的关键问题在于桩体荷载分担比的计算,其主要方法是土拱理论。本文在传统太沙基土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边界条件、侧向土压力系数和考虑变形等三个因素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修正,建议土拱高度取值为1.4(s-a),并考虑路堤沉降对侧向土压力系数k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工程实例的计算,本文提出的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反映出了土体应力分布规律、土拱作用机理以及土拱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78.
复合地基垫层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垫层技术是复合地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总结了当前复合地基垫层效应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垫层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破坏模式、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并从调整基础刚度的角度出发对垫层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开展了湿干循环作用下压实黏土的开裂试验和微观结构特性研究,分析了湿干循环作用对黏土开裂和孔隙结构的影响,将压汞试验(MIP)和扫描电镜(SEM)的结果与宏观开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湿干循环作用显著影响了压实黏土的开裂,用开裂因子表征黏土的开裂程度,开裂因子随含水率减小而增大并明显大于湿干循环作用前; 随湿干循环次数的增加,黏土孔隙的总体积、中间孔径、平均孔径、平均孔隙率和团粒内孔隙均在增加,而黏土的颗粒内孔隙、颗粒间孔隙和团粒间孔隙却在减小。湿干循环作用使黏土体从大团粒逐渐转化为小颗粒,并增大了土颗粒的凸凹性,分析SEM二值化图像得知土体孔隙率均在增加; 用压汞法和扫描电镜法分析和解释土体开裂是可行的,所得的微观孔隙特征与宏观开裂规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0.
软土固结系数Cv是岩土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测试固结系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基于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biogeographic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BBO)来改进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使用生物地理优化的人工神经网络(ANN-BBO)模型对软土固结系数进行计算。基于连淮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路基软土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和主成分分析对软土的11个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7个参数作为计算模型的输入参数,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模型通过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方差比进行检验,并对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对计算模型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NN-BBO模型可以用于估计软土的固结系数,相关系数R2=0.947 1,均方根误差RMSE=0.165 7×10-3 cm2/s,方差比VAF=94.54%;ANN-BBO模型预测精度明显优于ANN模型;ANN-BB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