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玛曲高原区地下水是黄河的重要补给水源,然而其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认识还十分有限。通过采集玛曲潜水、河水和黄河河道沉积物,系统研究了玛曲高原区地下水水化学、同位素特征以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河水和潜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低,分别为72~195 mg/L和207~459 mg/L,水化学成分以Ca2+和HCO3-为主,水样中砷浓度为0.46~17.7μg/L。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地下水和河水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河水相对潜水富集δ18O和δD。河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而潜水主要受碳酸盐岩溶解作用的影响。潜水水样SI白云石小于0的占68%,表明潜水中白云石处于不饱和状态。某些潜水砷含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沉积物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而砷的来源可能是玛曲河道和浅层松散沉积物中吸附态砷。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黄河上游玛曲段地下水的来源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2.
提出岩相古地理研究的优势相思路与方法,优势相划分由等时性界面限定的沉积持续时间和沉积厚度这条主线串联起来。优势相分析具有定性与定量兼有的特征,即以各种定性与定量的、反映某个时期或阶段沉积环境特点的关键因素或指标资料为基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线、面结合,由二维到三维空间,确定该阶段或该时期占优势的主导沉积相或岩相。主导沉积相或岩相既要满足沉积持续时间的主导、又要满足沉积物质表现优势,还需满足盆地或区块总体背景和环境格局上的合理性与综合性。指出优势因素(或称优势参数)是优势相确定的基础和前提。提出了“广义岩相古地理”和“狭义岩相古地理”2个概念,在其研究内容、精度、理论深度、研究区域范围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区别,但并不能由一两个指标就简单区分,需要综合对比和分析才可以界定。论文还论述了岩相古地理研究出现的7个新方向,这些新的研究方向可根据研究目的和解决的实际勘探目标,进行广义和狭义岩相古地理分析。运用优势相分析思路和方法,在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等时性地层划分及建立了盆地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进行了柴达木盆地关键时期岩相古地理恢复。  相似文献   
83.
(扇)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和类型研究有待丰富.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精细刻画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建立了渐新统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分别与崖城组和陵水组的3个段对应;根据同沉积地貌、断层活动性等特征,划分了断崖型、断坡型、断沟型、横向背斜型与断弯型5种(扇)辫状河三角洲类型(可进一步细化为外部物源、内部物源两个亚类),分析了渐新统不同沉积期(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归纳了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中(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特征,阐明了层序地层格架下不同体系域内(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位置、规模和纵向叠加的差异和规律.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岩溶作用过程中泥灰岩溶蚀形态的特征,采用试验分析和室内镜像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奉节地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灰岩的溶蚀过程及微观溶蚀形态变化。结果表明: 泥灰岩的溶蚀作用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形成多种不同的溶蚀形态,包括树枝状、环状及放射状、串珠状、分散状和生物壳状。泥灰岩在溶蚀过程中,可溶物质不断被溶解,大量的泥质物逐渐脱落并被水流动带走,致使泥灰岩的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同时,岩石结构也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85.
We collected nine Enteromorpha specimens from the coast of Yantai and evaluated their diversity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ir 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and 5S rDNA NTS (non-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The ITS sequences showed slight nucleotide divergences between Enteromorpha linza and Enteromorpha prolifera. In contrast, multiple highly variable regions were found in the ITS region of Enteromorpha flexuosa. In general, there were more variable sites in the NTS region than in the ITS region in the three species. The variations in 5S rDNA NTS sequences indicated that the molecular diversity of Enteromorpha from the coast of Yantai is very high. However, a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using 5S rDNA NTS sequence data indicated that genetic differences were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86.
临沂市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分析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沂市能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有荒草地、沙地、裸土地和部分苇地、滩涂。其中以荒草地分布最广,是土地开发的主要对象。根据临沂市实际情况,共划分了7个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共涉及10个县区、141个乡镇,区域总面积135.61万hm^2,补充耕地潜力5.02万hm^2。由于临沂市领导重视、规划科学、管理规范、措施得力,该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已成为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87.
经典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方法在在线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尺度变换下在线地图集的内容与表达的合理变换是在线地图集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基于静态瓦片地图模型和实时渲染地图模型探讨在线专题地图集内容变换与符号变换的方法与实现,以期为自动综合下的多尺度表达实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中山站和冰穹A之间,是中国进行南极内陆科学综合考察的重点区。我们先后组织过5次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工作,开展了地质构造、古气候环境、陨石、冰盖运动监测、基础测绘和气象观测等多学科考察研究。2010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格罗夫山考察队利用专业探地雷达对格罗夫山东部核心区进行了冰下地形测绘工作。本文利用野外采集的测量数据(GPS/GPR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利用专业的制图软件Corel Draw首次绘制出了格罗夫山核心区两幅冰下地形图,初步揭开了这一区域冰原岛峰冰下的地貌形态,对于今后研究整个格罗夫山地区真实的基岩地貌和可能存在的上新世古冰下沉积盆地具有探索性意义。本文还对哈丁山-萨哈罗夫岭间横截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两个冰原岛峰之间的槽谷形态已经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89.
山东黄河北煤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地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黄河北煤田的沉积特征,查清研究区内太原组地层的岩性类型、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明确其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特征和沉积演化,本文根据野外露头的观察和室内岩心的描述、薄片分析,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岩石粒度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太原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的含煤地层太原组沉积物中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岩均较发育,常见的含铁矿物主要是褐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主要层理构造有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韵律层理等,生物扰动构造非常发育;主要的生物化石发育于台地相灰岩中,包括蜓类、牙形石等个体较大化石;主要发育植物化石有轮叶、科达木、宽带羊齿等;太原组沉积环境比较动荡,为河流相或者浅海相环境,其陆表海盆地层序及内部单元的典型界面有最大海泛面、区域性海退界面和最大海退面,并依据其不同界面,进行了沉积相划分和层序地层分析;研究区内晚石炭世的太原组地层为陆表海沉积序列,其沉积环境演化主要是由海陆交互相沉积向陆相沉积的转换.  相似文献   
90.
采用卤虫致死和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1种中国南海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乙醇提取物及各有机相进行了克生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克生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相中。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分析,鉴定了15个化合物,主要为脂类和甾体类化合物;从石油醚相的甾醇部分鉴定了6个化合物,主要为麦角甾醇衍生物,占总甾醇含量的75.7%。推测甾醇类化合物是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主要克生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