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现代用阀片或滑环阀配气的凿岩机有很多缺点。其中主要的为:结构复杂、压缩空气的压力消耗与损失大,工作时声音很响(到118~119分贝)。凿岩机结构复杂,许多零件形状也都很复杂,制造困难,价格又高,同时操作与维护也困难。凿岩机消耗压缩空气多,则引起压缩空气站的功率增大,如现在的克里沃罗格矿区,消耗在压缩空气机上的能量占总能量消耗的55%。此外,要求压风管具有较大的断面。  相似文献   
62.
在大規模的农田水利化运动中,各地修建了許多中、小型水庫,为了适应这些水庫的管理运用及考虑防汛措施,迫切需要开展小型水庫的水文預报。为了解决这个問題,作者参观了黑龙江省五常县长山乡“七道河子”,这个地区是黑龙江省水利化的尖兵,沿河修建的水庫很多,至1958年7月止,已修建了80多座。現将这次我看到的一些情况与認識,提出个人对小型水庫頂报方法的見解。  相似文献   
63.
考察俯冲带岩浆生成的模式,随着有关与俯冲作用伴生的火山带喷发物的新的事实和实验结果的相继出现近年来正逐渐脱离其空想性。本文根据最近研究成果展示岩浆生成的更为具体的模式。观察地球上同时代火山岩分布时,多数呈带状或链状排列。这种带状排列从大规模到小规模者均可见到。就新生代火山而言,大规模者有环太平洋火山带,中等规模者有印度尼西亚直到缅甸的火山带以及地中海地区到高加索的火山带等。仅就日本列岛的情况来说,也可  相似文献   
64.
阜新经济转型期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冮行久  崔杰石  张忠明 《地下水》2005,27(6):424-424,451
阜新市是一个矿产资源枯竭、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务院确定的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即由煤炭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现代农业为主.面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如何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是决定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地区水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5.
对西南极西北海域乔治王岛和纳尔逊岛之间长城湾浅水海区柱长83cm的沉积柱样NG93-1进行了矿物学,Sr,Pb、O,C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以陆源碎屑物为主,证实南设德兰群岛火山岩是该海区沉积物的重要控制源。O、C同位素记录了早全新世以来两次冰期,一次高温的气候变动信息,并指出Sr、Pb同位素组成的剖面变化具有气候演变的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66.
发生在洛杉矶盆地下面,深度为5—18 km 结晶基岩处的地震,在三分向地震图上,观测到了20—120 ms 的 S 波的分裂。发生在5 km 厚沉积层底部上述基岩中的浅震 S 波分裂现象不明显,而较深的地震 S 波分裂现象则随深度逐渐明显,快 S 波的偏振方向为南北方向,与地震和接收点之间射线的方位角无关。我们认为,S 波分裂主要发生在结晶基岩处,并且是由沿南北方向排列的地壳垂直微裂隙所引起的。假定微裂隙的这种排列又是由于地下应力状态造成的;由洛杉矶盆地北部下面 S 波分裂资料所得到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 N—S 向±15°,这与地质填图和断层面解的结果是一致的。射线追踪模拟表明,观测到的 S 波分裂,可通过含沿 N—S方向排列的垂直裂隙(裂隙密度约为0.04)的各向异性基岩解释,且其上覆盖着弱各向异性沉积岩层(裂隙密度小于0.02)。过去的4年中,在洛杉矶盆地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地震,它们是1989年蒙特贝洛 M 4.6和 M4.4双震,1990年阿普兰 M5.5地震和谢拉马德 M5.8地震,他们距洛杉矶北部的 SCS 台站的震中距分别为10,55和40 km。在 SCS 台于阿普兰和谢拉马德地震前后,我们没有观测到 S 波分裂的明显变化。但是,在蒙特贝洛地震后,我们发现 S 波分裂的变化相当快;主震后分裂的 S波的分开时间从70 ms 迅速降至不到20 ms,然后,逐渐恢复到平均水平。S 波分裂时间的快速下降可能是一种时间变化,或者是蒙特贝洛地震位置的变化结果,因为蒙特贝洛地震近似地确定在预期的奇异线地点附近。  相似文献   
67.
采用适合于中尺度研究的f平面、非静力平衡、滤声波模式,运用解析方法研究了具有非热成风梯度存在的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的对称不稳定性问题。求出了扰动流函数解析表达式,从而定性地分析了由于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中尺度扰动波结构以及波振幅空间分布特征。所得理论结果可以解释在平行型高低空急流入口区间产生强暴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8.
南九州地区在日本为金矿的最大成矿区之一而闻名,尤以很多浅成热液脉状金银矿床的产出而著称.最近(1981(?)金属矿业事业团在南九州发现了极富的含金矿脉,引起勘探地质学家特别青睐. 本文使用地形图、陆地卫星照片和重力资料、地质资料,分析了本区地貌和构造要素特征,专门剖析了南九州地区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并得出如下结果. 在考察了许多断陷盆地构造后,发现主要脉状金银矿床通常在盆地外缘分布的趋势.与火活动有关的构造发展史,可以分为下列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中新世) 形成断陷盆地的面积相当小,并伴生高角度陡倾斜断层,为脉状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极为合适的环境: 第二阶段(上新世~更新世早期) 在南九州比萨地区主要由一系列激烈的火山作用形成该区的大范围断陷盆地,并在盆地边缘发生金银矿床的成矿作用; 第三阶段(更新世晚期~全新世) 火山活动沿鹿儿岛湾向东移动,并形成所谓以魔儿岛湾组破火山口而闻名的鹿儿岛湾盆地.这一阶段的火山活动仍在继续,形成一些与之有关的地热体系和预期的金银矿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9.
1983年5月26日以秋田县能代市近海为震源,袭击日本东北各县的日本海中部地震(7.7级)造成102人死亡失踪和123人受伤的严重灾害,使人们再次认识到海啸的可怕。同时,引起了防灾专家们对地基的液化,即所谓流沙现象在土木、建筑方面造成的灾害的注意。这是因为预想到液化现象与只限于沿海地区的海啸灾害不同,它会在城市的广大地区发生。特别是人口稠密、拥有很多庞大而且危险性高的建筑物的首都圈的自治团体认识到迅速紧急制定对策的必要性,急忙成立了共同研究组织。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