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普朗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最大的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格咱弧东南部,是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的产物。以往地质工作多基于矿区首采区I号复式岩体,而对其外围岩体的相关研究工作极为薄弱。对普朗斑岩铜矿床外围东部及北部斑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有埃达克岩亲和性,源区物质部分熔融与埃达克岩有关;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深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岩浆演化过程同时受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伴有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与普朗首采区I号岩体对比,具有相似的构造环境和成因类型,为同成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2.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变形强烈。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与编图,对该区主控断裂活动性、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洼陷结构进行分析,认为番禺4洼古近系文一段沉积期发生了重要的构造事件: 文一段沉积之前,受NW—SE向伸展作用,近NE向断裂强烈活动,沉积中心近NE向展布,北部次洼具有“东西双断”的特征,中部变换带和南部次洼具有“东断西超”的特征;文一段沉积期,EW向断裂强烈活动,多个沉积中心发育,西南斜坡带具有“北断南超”的特征,同时北部次洼、中部变换带和南部次洼依次遭受由强变弱的剥蚀作用。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表明,文一段沉积时期是区域应力场方向由NW—SE向近SN向发生顺时针转变的过渡时期。进一步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及印度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汇聚运动使得区域应力场方向发生转变是控制该区构造变形的主因。这一应力体制转变所引起的构造变形不仅发生在番禺4洼,而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73.
利用中位数的GPS卫星钟跳探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静 《测绘科学》2015,40(6):36-41
GPS卫星钟跳是导航卫星钟差数据处理中的一种常见的数据异常。针对由钟差数据量较大引起的粗差探测效率低下,影响用户定位精度的问题,该文对基于中位数的粗差探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在分析钟差数据特性的基础上将此方法进行扩展,使其不仅能够探测卫星钟差数据中的粗差,还能探测卫星钟跳。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较好地进行粗差探测和钟跳探测。  相似文献   
74.
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蕊  王铮  邓吉祥  吴静 《地理科学》2015,(4):427-432
气候保护需要落实到区域层面上,区域实施碳减排政策前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需求进行核算,开发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以支持政府决策显得尤为必要。在介绍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的经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GIS的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系统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地计算和查询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未来的能源碳排放需求。基于GIS模块,通过模型用户可以对比不同区域的能源碳排放,并可方便地存储和输出。例如,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为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山东省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都比江苏省大。模型设置不同的情景分析,给各地政府实施碳减排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如以天津市为例,模拟了不同政策情景下对天津未来能源碳排放量的影响。此外,系统实现了面向国际谈判需求的多区域合成的碳排放需求估计,为国家参与气候谈判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对高度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趋势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在平稳增长趋势下,高度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高峰值和能源碳排放高峰值均出现在2029年。  相似文献   
75.
<正>1大雾过程2015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频繁出现,日数共计18 d,较历史同期相比大雾日数偏多。其中,2月16—19日、3月15—17日出现3 d以上连续大雾天气过程。2降雪过程1—3月气温偏高,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6℃,其中1月全省平均气温为8.6℃,偏高2.5℃。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相似文献   
76.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The fifth Phase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CMIP5)17个气候模式对于20世纪北半球夏季气候态阻塞频数和振幅的模拟能力,从线性趋势和年际变化2方面评估了欧亚3个关键区(欧洲区、乌拉尔山区和鄂霍次克海区)夏季阻塞频数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尽管模式对北半球夏季阻塞频数和振幅的模拟结果存在偏差,但大部分模式可以很好模拟出气候态特征,模式对频数的模拟结果略优于振幅;无论频数或者振幅,CanESM2均为17个气候模式中模拟效果最好的,CMCC-CESM和MIROC-ESM为模拟效果最差的,多模式集成的结果优于大部分单一模式。(2)大多数模式可以较好的模拟出欧亚3个关键区夏季平均阻塞频数和标准差,但对阻塞频数线性趋势和年际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77.
黄仲金  吴静  吴鹏  姜龙燕  杨航 《地质通报》2023,(Z1):285-306
滇中老街子铅-银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内的姚安铅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富碱岩脉广泛发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按矿物组合主要分为正长斑岩脉、粗面斑岩脉、煌斑岩脉和白榴石斑岩脉。铅-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正长斑岩体内,在粗面斑岩脉上、下盘加富。富碱岩脉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NE向展布,其次为NW向;岩脉(体)间的穿插关系显示侵位顺序为:(粗面岩→)正长斑岩脉(体)→粗面斑岩脉→白榴石斑岩脉→煌斑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4类富碱岩脉均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碰撞后的板内拉张环境,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混入少量地幔组分。由于不同程度的岩浆演化及源区岩浆房内的分带,导致岩浆在逐层上升侵位后,形成不同矿物组合和化学组分的富碱岩脉(体)。对比分析4类富碱岩脉的时空分布及源区特征,结合其与构造、成矿的耦合关系,构建富碱岩脉时空结构模型,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珠江口盆地东部开平凹陷中深层断裂非常发育,这些断层不仅控制圈闭的发育,而且对油气输导运移成藏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断层的识别和刻画对于该区勘探开发尤为重要.由于该区地质背景、构造演化比较复杂和特殊,又加上中深层地震资料受采集处理各种因素影响(信噪比较低、品质较差),运用常规的相干体方法识别断层效果很差,构造很难落实.这里...  相似文献   
79.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断阶带在近40年的勘探实践中一直未获商业发现,近年来在阳江东凹与恩平凹陷北部相继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且油气具有远源富集特征.本文提出"断裂复合汇聚脊"是该地区新近系油气远源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断裂复合汇聚脊"是受多条断裂切割复杂化的一类汇聚脊,具有4个特征:①汇聚脊三面分别被恩平17洼、恩平21洼...  相似文献   
80.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恩平21洼古近纪文昌组沉积期发育断陷湖盆,由于该区古近纪经历多期岩浆底辟和整体构造抬升,导致原型盆地被强烈改造,使其主要生烃层段文昌组的原型盆地面貌不清,从而给油气勘探和资源潜力评价造成困难.本文遵循改造型盆地的研究思路,将地震解析、声波时差法和趋势厚度法相结合,恢复了文昌组沉积期洼陷的原始面貌,并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