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了在考虑到(1)产生海流的大气作用;(2)湍流粘滞系量值是计算的而不是假设的;(3)海洋具有实际可变的而非常量的深度等情况下,较易地计算出特别是铅直坐标函数的海流速度,本文提出一种大气-海洋三层模式。近似中性层结状态的大气被考虑是两个层的组合,第一层是紧贴海面的湍流边界层,第二层是位于第一层之上的Ekman层。仅考虑铅直湍流的海洋,被看成是从海面到海底的一整层。海面风应力分布和海洋中海水密  相似文献   
42.
蒙特卡罗方法在海洋溢油扩展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量质点的运动近似海洋溢油的运动,把整个溢油看成有大量的体积很小的油块微元组成,即将溢油分为大量的质点,这些质点进行彼此独立的运动,每一质点代表一定的油量,油膜的迁移、扩展看作质点群的迁移、扩展。溢油的扩散看作质点群在湍流作用下进行的拉格朗日运动。油的蒸发、乳化等风化过程采用质点质量损失来表征,油膜的厚度分布通过一定面积内的质点数及其质量计算出。海洋溢油后,在波浪的搅动作用下,一部分溢油以乳化油和溶解态形式被带入水体中[4],一旦进入水中,质点被看成大量的油滴,在水中进行三维运动,垂直方向运动是在浮力和湍…  相似文献   
43.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总被引:94,自引:35,他引:59  
顾连兴  胡受奚 《岩石学报》2000,16(3):305-316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地具有双峰式特征,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其次是英安岩,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其成分富含铝(Al2O3=4.17~5.99)和钛(TiO2=2.80~4.78);基质中的长石主要是钠-更长石,斑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长石和拉长石;全岩化学成分CIPW计算结果绝大部分含  相似文献   
44.
对兰州市区2002年春季3~4月近地层TSP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市区TSP的质量浓度随着沙尘天气的发生而显著增加,沙尘天气越强,TSP的质量浓度越高,对兰州市区的空气污染越严重;(2)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兰州市区TSP与PM10的质量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沙尘天气越强,其质量浓度都越高,但两者增减的比例各不相同;(3)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同级粒径粒子的质量浓度各不相同,但在同种天气情况下,各级粒径粒子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却相同;(4)TSP样品色度的3个独立分量与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L*、a*、b*值越大,空气中沙尘含量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兰州市区在一般天气情况下L*、a*、b*值均较小,说明兰州市区空气污染主要以本地排放的黑色有机物为主。  相似文献   
45.
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熊耳山南坡的马超营断裂带及其北侧熊耳群火山岩的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和热液变质作用的特点,火山岩的变质作用及其强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均匀性,一般在断裂带内发育且强度大,断裂带北侧变质程度低,强度小,马超营断裂带对区内熊耳群火山岩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一般区域变质的变质作用特征起着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变质作用具有多次叠加、改造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渤海三维潮余流的数值计算(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根据冯士筰的三维弱非线性理论,计算了渤海三维潮致拉格朗日余流,其中包括由冯等人引进的作为二阶量的拉格朗日漂移椭圆。文中不仅给出了三维结果,也给出了深度平均的结果,最后还与实际图象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7.
三维浅海流体动力学方程的分步杂交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三维非线性浅海流体动力学方程的分步杂交解法。解法的特点是引入坐σ标,并在垂直方向上利用交错网格,在水平方向上利用三角形网格离散。作为本解法的一个实例,计算了一个矩形海域的风生环流,流场分层明显,垂直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48.
三维海洋溢油预测模型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一个海洋溢油三维物理归宿和输运的动力学综合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对流、湍扩散、表面扩展、铅直扩散、乳化和蒸发过程。每一公式的建立是独立的并且与相关过程、环境和其它参数相联系。该模型需要输入流场作为输运的媒介 ,这可从感兴趣区域的三维潮和风驱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获得。模型用来预测和后报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归宿和输移 ,可为溢油应急反应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49.
绪言 东中国海环流是控制本海区水文气象状况的最重要因子。但至今尚无完整的动力学理论分析,这是因为对产生该海区环流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够,加之它岸形复杂,水深变化很大,难以用一个解析模式将全海区概括起来。目前在黑潮深水区进行了一些动力计算,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在近岸浅水区由于零面选取上的困难,动力计算方法无法使用。因此,利用数值模式来模拟全海区的环流成为研究东中国海环流的重要途径之  相似文献   
50.
海面溢油轨迹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主要分期(M2,S2,K1,O1,M4,MS4)的潮流以及M2分期的潮汐余流,建立预报潮流场,并考虑海面风力的作用以及油的蒸发和乳化,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油膜的中心点,提出预报油膜的轨迹及其扩散范围。该模型适用于近岸事故溢油的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