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汞作为赋金属矿化探途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澳大利亚矿例研究加以调查,该科研项目的主要目标为:(1)比较汞的性状,参照多变的气候和地貌条件下出露贱金属矿体附近汞异常的强度和范围,用它来做次生环境下的靶元素:(2)测定蒸气生成的汞异常是否可探测埋藏矿和盲矿的地表介质,如果可能的话,应在哪些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下;(3)用汞量测量法来确定最合适的取样介质和方法;(4)为地质样品中测定汞以发展合适的技术。本项目共完成29个矿例研究任务,包括一系列矿化类型和矿种,它们是在各种次生状态下产出的。上述研究所得资料与实验室和理论思考一道,可导致下列作为勘探贱金属矿床的汞地球化学及其可能起作用的结论:(1)汞在许多矿化类型中显现足够的浓度,可用作潜在探途元素;变质作用并未使之大量逸失。(2)汞倾向赋予:“剩余”异常以微小可察觉的次生分散现象,已确定那里汞是一种有效的探途元素。然而,在一般勘探中汞没有优于Cu、pb、zn等靶元素的有利条件。(3)在某些条件下,汞可能指示埋藏的矿体。(4)气相取样的用途仅适于相当专门的环境;土壤几乎总是优选的样品介质。(5)汞量测量法可在常规状态下以背景含量进行测定,如果能遵守某些必要条件的话。致于肓矿体,剩下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试验,因为大部分研究区显示地球化学反映。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引言太古宙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作为火成活动上升到高层位的结果形成的。其中蕴藏有镍、铜和锌的重要储量,但铅含量较低,不过也有极少数例外,例如西澳年龄约为34.5亿年的小斯图贝(Big Stubby)银—铅—锌—铜—钡矿体就是一例。与上述呈明显对比的是,元古宙期间有大量铅—锌矿床形成在主要为沉积环境中。最著名的有布罗肯希尔(新南威尔士)、芒特艾萨—希尔顿(昆士兰)、麦克阿瑟(北部地方、又名 H.Y.C 和麦克阿瑟河)、沙利文(不列颠哥伦比亚)以及甘姆斯堡(卡普  相似文献   
115.
前言北山位于甘肃西北部、内蒙西部,向西一部分延入新疆境内,属天山山脉的东延部分(图1)。该区古冰川问题,早在1960年赵祥生在该区工作时,已提到:“在下寒武统下部的一套砾岩局部有冰碛特点,含有巨大之冰川漂  相似文献   
116.
本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北山地区所建立的晚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和剖面。根据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生物组合、地壳运动、冰川作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等,将其划分为四个系(群)和十二个组。分别论述了各群、组的主要特征、重要地层界线及时代划分与对比;探讨了该区晚前寒武纪古地理概况。尤其是着重解决了该区长期悬而未决的青白口系问题。提出了该区上前寒武系可分别与我国蓟县和峡东以及苏联的南乌拉尔剖面进行对比.本研究报告是对北山地区上前寒武系研究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经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的评审认为,该报告“较大地提高了研究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是一份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供地质普查勘探、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塔里木盆地西部乌拉根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矿床位于南天山与西昆仑山脉的山间地带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赋生于由中、新生界构成的库什维克复向斜的东端(图1)的乌拉根向斜的下第三系阿尔塔什组和白垩系依格孜牙组中。  相似文献   
118.
前寒武纪岩石的“风化剖面”或“风化层”目前日益被当作古土壤或化石土壤看待,现正开始使用标准的土壤科学技术来进行研究,尽管它们由于一般经过变形和变质,还存在许多有待解释的问题。不过,就地质上比较年轻的古土壤而言,前寒武纪时期的古土壤可揭示出许多有关遥远过去时期土壤形成的气候、生物体、母岩物质、地形  相似文献   
119.
蒲英霞  武振伟  葛莹  孔繁花 《地理学报》2021,76(12):2964-2977
人口迁移过程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为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当前该方法多用于线性回归模型在变量选择时出现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很少用于空间建模。本文以2010—2015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为例,将BMA方法应用于空间OD模型,在考虑网络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选取迁出地和迁入地各7个解释变量及距离因素,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模型综合方法(MC3)进行模型抽样,以后验模型概率为权重计算相应变量的迁出地、迁入地和网络效应等,定量分析不确定性背景下省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和空间机制。结果表明:① BMA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可靠。与单一模型相比,BMA中变量效应估计的90%可信区间明显缩小,不确定性程度显著降低,结果更为精确;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省际迁移至关重要。经模型空间抽样后,迁出地人口规模和GDP、迁入地教育水平和迁移存量等的变量后验包含概率大于90%;③ 网络效应在省际迁移过程中不可忽视。所有变量的网络效应占总体效应的40%以上,其中工资、城镇化率、教育和迁移存量等的网络效应(绝对值)大于各自的迁出地和迁入地效应;④ 若不考虑迁移建模中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区域经济社会变量对省际迁移的影响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