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250篇
地质学   652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章介绍了全站仪交会法沉降监测,方便简洁地解决了测量人员不能进入的高速公路等特殊位置的测量问题,并通过对该方法的精度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以后类似的测量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3.
莱州市寺庄金矿区第二金矿富集带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带动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4.
白石沟井田是近年来探明的大巾型井田,位于五指岭-白寨背斜东端之南翼,新密-新郑复向斜之北翼.岗亚腰断层和梁山断层之间的地垒构造上,其基本构造形态为-向东倾伏的宽缓背斜。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为主要开采煤层,探明二1煤资源量7206×10^7t。分析了井田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对断层带及其富水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矿床(二1煤层)充水的水源、通道、机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矿床充水因素,指出二1煤层的主要充水水源为该煤层底板的石炭系岩溶裂隙-承压水,充水通道为断层带和灰岩的岩溶裂隙发育带,充水机理为矿压及高水头压力冲破煤层底板阻水层阻力,形成底鼓,迅速突水。认为该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三类二型,提出了排除与隔离地表水体,预留防水安全煤柱,灌浆辅助采掘的井田突水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5.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于森林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概括介绍了芬兰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芬兰这样一个以森林起家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以伊春为例提出了森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可资借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6.
区域地理知识是实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综合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区域地理背景,考察区域地理系统内容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为高考提供命题材料,有机联系当前相关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能较好的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淡化了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又强化了理性思考过程和科学严谨的表达能力,充分表现了地理知识的科学性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7.
基于ArcObject技术的森林扑火队行程轨迹回放功能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次开发语言VB,并通过Arc/Info的组件ArcObject(AO)以及SQL数据库,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及时采集的点坐标数据进行海量存储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操作平台上实现轨迹的回放。使GPS和GIS实现更加灵活规范的系统化,突破了GIS平台的相对独立性的局限,实现面向对象的多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28.
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三元  崔若飞 《物探与化探》2005,29(6):557-560,564
基于MAPGIS平台,用Visual C++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了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系统.通过对地震、电法、水文地质等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后,在MAPGIS系统下进行成图、配准和空间定量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用该系统对煤矿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9.
云南会泽铅锌矿喷流沉积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泽铅锌矿床的成因认识各异,曾认为是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研究前人资料、结合亲历找矿实践,讨论该矿床另一种不同的成矿方式。研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组成、包裹体、方铅矿年龄测定和成矿温度测试等表明:会泽铅锌矿属海底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与芒特—艾萨型热卤水喷流沉积层控矿床类似。  相似文献   
30.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