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562.
岩浆熔体中的挥发性组分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永峰  常兆山 《地学前缘》1996,3(4):195-199
文章论述了挥发性组分在岩浆熔体中的溶解行为及其在岩浆熔体中溶解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挥发性组分对岩浆演化及岩石学成因方面的意义:溶解在岩浆中的水可明显地改变矿物从岩浆中结晶出的顺序,改变岩浆熔体的演化轨迹。含水玄武岩浆在其早期结晶出铁的氧化物并与Si和富碱质组分分异从而使其成为Fe亏损的钙-碱性系列的岩浆,而无水玄武岩浆演化的早期不能结晶出磁铁矿,因而演化成富Fe且具中等Si含量的拉斑玄武岩系列。溶解于岩浆中H2O的离解将产生高fO2环境,从而导致Fe的氧化物在岩浆演化早期沉淀。  相似文献   
563.
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统计和研究,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地质勘查与研究的进展和问题。认为,无论是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成矿构造背景、物理化学条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还是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都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564.
计算机彩色视觉在地图分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华文  常本义 《测绘学报》1997,26(2):134-139
彩色地图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个数据层,可以利用颜色信息有效地实现地图各个数据层的自动提取,本文用分光光度计对待扫描的标准色块进行颜色测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起颜色RGB分量与颜色三属性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识别地图颜色的新方法,以及实现了彩色地图要素的自动分离。  相似文献   
565.
我在教学中,把过击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读为主,读讲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66.
辽宁北票地中侏罗世海房沟组丰富的生物化石,其中的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叶肢介,水生软体动物和鱼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水生生物群落。根据其营养水平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些生物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一个的食物链。  相似文献   
567.
568.
低盐度海水和饵料对虾夷马粪海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和方法实验的大部分于1994年3~7月完成。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幼胆为大连水产学院1993年人工培育的F3代幼海胆(1.0±0.1cm)。1.1 低盐及正常海水中虾夷马粪海胆幼胆的成活率低盐海水为经暴气的自来水与自然海水(30.5)配制而成,自然海水为经砂滤的黑石礁沿岸水。盐度测定采用SYY-1型光学折射盐度计。实验容器采用2.0L烧杯代用,每个盐度组采用壳直径为1.0±0.1cm幼胆40个,分为2~4组,具体是将幼胆放入各盐度水中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回到自然海水中并观察120~168h后计数成活率,盐度19.0以上放入时间为120h以…  相似文献   
569.
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试验材料,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常温下(16℃)和0℃低温下鳃、外套膜、性腺(包括2个取样部位)的DNA相对含量并分析各组织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16℃)牡蛎不同组织DNA相对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外套膜>鳃>性腺取样部位1,性腺取样部位1的DNA含量低于前三者(P<0.05);在0℃低温处理后,牡蛎各组织的DNA含量有所下降,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鳃组织的DN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的DNA含量显著减少(P<0.01),性腺组织的显著增加(P<0.01);常温下牡蛎各组织细胞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鳃>外套膜>性腺取样部位1;在0℃低温处理下,鳃与外套膜之间停留在G1期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G1期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于同一部位,随着0℃持续时间不同,鳃、性腺取样部位2处于G1期时相比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和性腺部位1的变化显著;与常温下相比,0℃处理性腺取样部位1,2后,二者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均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570.
药物诱导虾夷扇贝四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1992-2000年采用细胞松驰素B(CB)、秋水仙素、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以及咖啡因等药物抑制虾夷扇贝第一极体(PB1)释放、PB1和第二极体(PB2)释放以及抑制第一次卵裂等方法,诱导虾夷扇贝四倍体。结果表明,CB、6-MDAP和秋水仙素抑制扇贝第一次卵裂秀发四倍体的比例低于25%;采用CB抑制PB1可有效地诱导产生四倍体,从授精后42min提前到15-22min开始处理,抑制PB1的放出有助于提高四倍体的比例,在12℃,处理开始和终止时间分别在授精后20-22min t 62-67min时(即PB2始出现时),面盘幼虫四倍体率最高,为56.5%。采用CB和咖啡因共同抑制PB1放出,未见四倍体比例有升高现象。四倍体处理组发育至面盘幼虫时间比对照组晚48h左右,处理组在受精后10d时水中仍有少量浮游的、染色体数目在21-28条之间的非整倍体畸形担轮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