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65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依据地质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西天山特克斯达坂一带花岗岩类被解体为早石炭世库勒萨依序列和早二叠世其那尔萨依序列,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47Ma、291~292Ma。通过对该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库勒萨依序列A/CNK平均值为1,K2O/Na2O平均值为0.96,(Na2O+K2O)/Al2O3平均值为0.66,里特曼指数δ平均值为3.2,为准铝质钙碱性花岗岩;其那尔萨依序列A/CNK平均值为1.05,K2O/Na2O平均值为1.17,富钾,为过铝质碱性花岗岩。库勒萨依序列为形成于岛弧环境的钙碱性花岗岩,是古亚洲洋向北俯冲的产物;其那尔萨依序列为形成于后造山期松弛阶段的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212.
新疆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准噶尔锡矿北花岗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1±10)Ma,MSWD=9.3,206Pb/238U-207Pb/235U谐和曲线图中下交点年龄为(278±11)Ma,MSWD=7.5,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时代属于早二叠世。结果表明,锡矿北花岗斑岩形成的时代属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范围(330~265Ma),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Ma左右),以花岗斑岩为代表的晚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延续到早二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213.
文登市圣经山是胶东名山昆嵛山的一脉,东距文登市区20km,是中国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天然老子头像”、“圣经摩崖石刻”、“聚仙台”、“会仙桥”、“老君庙”、“玉皇阁”、“东华宫”、“三清殿”等景点达46处之多,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风景名胜区。但因不规范的采矿行为,秀美宜人的山体被大面积破坏,岩体裸露,  相似文献   
214.
东准噶尔库布苏南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晚古生代后碰撞准铝质过铝质花岗闪长岩体中广泛发育大量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岩石学、矿物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包体在地球化学特征上表现为与寄主花岗岩既相互联系又受其制约.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低锶初始比值I(Sr)和正εNd(t)值,表明花岗岩的来源有地幔物质参与,而大量发育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最直接的证据,微粒包体是基性源岩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残余体.与准噶尔碱性花岗岩一样,载荷包体的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是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岩石类型之一,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15.
2012年南极长城站气象和海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长城站越冬期间获取的常规气象和海冰观测资料,结合统计的1985—2010年气候值,对比分析了长城站2012年的气象及海冰特征。气象分析表明,该年平均气压和气温偏低,N—W风向频率显著偏低,E—SE风向频率显著偏高;雾日偏少,降雪量、吹雪及雪暴显著偏多;针对观测期间某些月份比较明显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异常,从大气环流角度进行了分析解释。海冰观测表明,长城湾冰情变化受大气动力作用影响大,冰情稳定性差,外围海域海冰极不稳定,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冰情几经进退,先后交替出现3个完全冰冻和3个部分冰冻期。  相似文献   
216.
通过对国外以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以智利、墨西哥等南美多地震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伊朗等亚洲多地震但经济欠发达国家为代表的3种模式的农村地区防震安保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分析对比,以期对我国农村地区地震安保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17.
基于Nagios的网络监控系统在黑龙江地震监测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agios及其功能组件构建黑龙江地震观测网络监控平台,实现对各类设备与服务的综合监控。本文简述该系统的原理、功能与特性,给出监控系统的构建流程与配置说明,详述并展示其在黑龙江地震观测网络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18.
近年来中国区域降水的极端化问题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也获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序列多从1951年左右开始,普遍缺少20世纪早期中国的逐日降水资料,对于近一百多年中国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基于多来源的1901—1950年原始观测报表数字化逐日降水资料,补充先前未录入的“无降水”和缺测数据,研发质量控制方案并开展质量控制,补充录入检出的缺失和错误数据并再次质控,结合1951年以来的现代降水日值资料,建立中国60个城市站1901—2019年降水日值数据集。数据集评估结果显示,早期中国东部地区的台站较为密集,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较好,但中国西部的台站数量少且完整性和正确性偏低。本数据集构建的年总降水量累积值序列与已有的月降水量数据基本一致。基于该数据集,研究发现重庆站近百年来的降水未出现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该数据集使后续分析研究中国极端降水的百年尺度长期变化特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19.
石板墩铁矿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南东方向,含矿地层蓟县系花儿地组是一套薄-中厚层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的岩石,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低绿片岩相;通过详细地质勘查,已圈定矿体23条,是近年来甘肃省铁矿勘查找矿的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20.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铜(Cu)、钡(Ba)、铀(U)、钛(Ti)、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的沉积介质环境。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7期基本为温湿气候且变得越来越温暖潮湿;长9-长7期为微咸水相的淡水环境,长7期盐度含量略有增加;长9、长8期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比较正常,长7期变为厌氧环境;长9-长7期垂向上水体分层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