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38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川西坳陷深盆气研究进展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川西坳陷总体上看具有与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类似的地质条件,极可能发育深盆气藏。详细研究表明,两盆地在构造回返程度、地层压力特征、气源岩生气时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宜将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聚集简单地归结为阿尔伯达型深盆气藏。研究其成因和分布规律,应从该盆地的实际资料入手,进行成藏机理研究,而不能简单地借用已有的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川西坳陷的天然气藏具有“气水倒置”的特征;川西坳陷的断裂体系深刻地影响着深盆气聚集成藏,导致盆地天然气的独特分布形式。对深盆气成藏诸控制因素,包括源岩厚度、有机质成熟度、生气强度、储集层厚度与物性、断裂构造特征等的综合研究,对川西坳陷深盆气藏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22.
针对复杂地形环境滤波的需求,提出一种具有较强抗差稳定性的多分辨率层次分类滤波算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格网化,主要通过设置格网分辨率值将数据分为3个层次,在每一层通过改进的局部最小值法选取初始地面种子点;然后利用薄板样条函数迭代内插生成栅格曲面,根据定义的残差阈值判定方法,完成点云的分类;分离出的地面点作为下一次迭代的种子点用于构建栅格曲面。利用ISPRS提供的15个训练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与8种经典滤波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在适应不同地形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23.
川西坳陷根缘气藏异常地层压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川  刘丽芳  唐玄  张杰  蒲军  薛会  徐波 《地学前缘》2008,15(2):147-155
典型根缘气的成藏服从活塞式运聚原理,气水之间的整体推移式排驱作用在机理上产生高异常地层压力。在致密的储层条件下,根缘气藏中的天然气渗流受阻,当地层发生抬升或沉降运动时,地层压力的调整需要较之常规储层气藏更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原始地层压力较长时间地滞留。川西坳陷根缘气发育,其中区域性分布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根缘气成藏的直接产物之一,区域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除与根缘气成藏直接有关外,还与根缘气成藏前的欠压实作用及成藏后的区域性构造抬升有关。由于地层流体的系统封闭性较好,现今的高异常地层压力为三阶段演化及三级升压作用叠加的结果,即晚侏罗世中晚期之前欠压实及生烃等作用、晚侏罗世中晚期至古近纪中晚期热裂解生气及根缘气成藏作用、古近纪中晚期以后区域地层抬升导致压力滞留及相对升压等多阶段、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从异常地层压力变化的剖面结构及计算结果分析,1.42的压力系数主要为成藏期后的区域构造抬升等因素所贡献,更高的压力系数则主要由根缘气成藏所产生。根据这一界限,大致可以确定根缘气的发育范围。  相似文献   
824.
2010年2月8日,湖州市《关于加强矿区范围界桩、标识设置及管理的通知》印发,明确局矿管科、所、矿山、施工四方责任、有效防止矿区范围界桩及地面标识的破坏、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关于市级以上绿色矿山企业采矿权出让金缴纳的规定(暂行)》印发,明确市级以上绿色矿山可分期缴纳该采矿权出让金。  相似文献   
825.
2002—2011年南极海冰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2—2011年南极地区AMSR-E逐日海冰密集度数据, 计算相应时间段内的海冰外缘线和海冰面积, 分析了南极地区这10年来各时间尺度上的海冰变化, 揭示了海冰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2002— 2011年南极海冰外缘线、海冰面积分别增加了3.64%、3.8%, 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 其中2008年海冰面积最大。罗斯海、西太平洋和威德尔海的海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 而印度洋和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的海冰面积则趋于减小。南极海冰面积一般夏季最小、冬季最大, 相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波动较小, 不同海区只是变化范围不同。南极一年冰增长速度较低, 平均每年增加约0.1×106 km2, 且大范围地分布在南极大陆(除威德尔海外)周围。多年冰平均每年减少0.05×106 km2, 且多处于威德尔海。海冰面积变化与气温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26.
雷达回波谱中的噪声和目标回波会对二阶谱的提取造成困难。基于地波雷达海面回波谱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距离-多普勒谱(RD谱)轮廓线结合一阶和二阶谱特点的二阶谱提取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实现对二阶谱的提取,有利于大批数据的分析和工程化系统的实时处理。利用该方法对典型实测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RD谱轮廓线能够反映一阶谱和二阶谱的特征,并且不易受噪声和目标的影响;从RD谱轮廓线获得的二阶谱分界点,可以为一维多普勒回波谱中的二阶谱提取提供参考,能够较好地避免由于目标和噪声的影响而导致的二阶谱边界误判问题,准确地分离二阶谱。  相似文献   
827.
潟湖是水陆交接的地貌体,结合遥感手段实现水陆的准确、快速分割对于潟湖岸线长度和面积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半岛的海岸潟湖为研究对象,利用7景2010年左右覆盖研究区域的Landsat TM图像,在图像几何校正和信息增强的基础上,采用敏感波段组合的阈值分割方法,通过对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方法处理潟湖边界信息的敏感性,确定了基于NDWI的潟湖水陆分割方法,并通过栅矢转换完成了潟湖边界范围的自动提取,为了避免由于栅格精度限制而导致的边界信息提取结果不圆滑,采用样条函数法的插补算法进行平滑处理.同时,为了验证潟湖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同地理位置的斑块精度验证方法,利用人工目视解译的结果,从潟湖的形状、岸线长度和面积3个角度评价自动提取的结果,该方法可验证潟湖边界自动提取结果与真实潟湖边界的形状相似度,并对相似度较好的潟湖信息提取结果进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828.
张临杰  张杰  张晰  郎海涛 《遥感学报》2016,20(2):344-351
双参数恒虚警率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是舰船目标检测中的常用算法。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分辨率不断提高,SAR图像幅宽增大,并且在检测时希望尽量保持舰船轮廓以便后续的舰船目标识别。双参数CFAR算法虽然能满足目标检测需求,但算法运行时间过长,不利于信息的及时处理。传统的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化解决方案在分配检测任务给各进程时,没有考虑因陆地掩膜,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所导致的图像中待检测点分布不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MPI并行化解决方案。与传统的MPI并行化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案能较为均衡地为各个进程分配检测任务。在集群计算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并行标准效率提高约43%。为应对机载SAR实时舰船目标检测的需求,在多核PC机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多核PC机上也能有效地缩短检测时间,对实现机载SAR实时舰船目标检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29.
对海洋仪器设备规范化海上试验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化海上试验是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针对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通过推行规范化海上试验,海洋技术领域构建并完善了仪器设备研发与技术评价体系,提高了海上试验整体效率,降低了海试风险和成本,大大加快了仪器设备的实用化进程。介绍了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推行规范化海上试验的基本概念、需求背景,详细阐述了规范化海上试验主要程序做法,重点论述了规范化海上试验对于海洋仪器设备研发的重要意义、取得进展和成果,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30.
笔者在甜水海地块中部麻扎地区新发现了晚寒武世花岗岩,并命名为苦鲁勒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500.7±1.1~498.7±1.4Ma,属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该花岗岩中无角闪石和白云母,具有高SiO_2(73.49%~77.47%)、中高K_2O(1.88%~4.14%)、低P_2O_5(0.02%~0.05%)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12;稀土总量偏高(∑REE=66.81×10~(-6)~135.43×10~(-6)),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中等[(La/Yb)_N介于3.86~7.98之间,(La/Sm)_N介于3.46~4.22之间)],Eu具有明显负异常(δEu=0.35~0.66);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K,亏损Nb、Ta、P、Ti、Sr为特征,属于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岩体中发育的辉绿岩、闪长岩暗色包体以及结合成岩过程判别图解,表明在苦鲁勒岩体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很可能是岩浆经历了显著的基性岩浆混合事件后的结果。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苦鲁勒岩体很可能形成于原特提斯洋向南俯冲消减机制下的岩浆弧构造环境,推测在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存在双向俯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