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以湖北省历史暴雨灾害资料为基础,筛选、确定暴雨灾害个例,采用正态概率密度函数、区间平移和欧氏距离函数等方法,构建湖北省5—9月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强度等级、可能产生的灾情损失值风险预估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区域性暴雨强度等级风险预估的正确率达到66.7%,对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风险预估的正确率分别达到62.5%、55.6%,但对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预估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32.
搭载在中国新一代极轨卫星FY-3A上的微波湿度计对于大气湿度以及云雨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利用其150 GHz极化波段亮温和183.31 GHz附近的水汽吸收波段亮温及其反演产品,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特大暴雨中10:00—11:00强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襄樊10:00—11:00强降水产生时,微波湿度计5个波段亮温均处于低值区的大梯度带;极化比、极化差出现明显的大、小值分裂;微波湿度计的高频通道资料表明,襄樊处于深对流中心地带,正是这种深厚的对流系统导致了襄樊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33.
张萍萍  孙军  车钦  董良鹏  钟敏  陈璇  张蒙蒙  张宁 《气象》2018,44(11):1424-1433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湖北省梅雨期一次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气象因子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的高低纬度环流形势配合,为此次极端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500 hPa副热带高压较气候平均值显著偏强,有利于副热带高压西侧水汽输送加强,使得低层南风距平较气候平均值异常偏强;850 hPa 低涡强烈发展配合200 hPa分流区的形成,导致垂直方向上动力抬升也表现出一定的异常性;此外对该过程中极端降水站点上空的气象因子分析发现,水汽因子(PW)、不稳定因子(K指数)和动力因子(850 hPa散度)绝对值均比气候平均值偏高了1.5个σ以上,并且超过历史相关统计值的上四分位值。最后给出了此次过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天气概念模型及气象因子异常度的定量配置图。  相似文献   
34.
利用水雨情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三峡水库调度的不同关键期,分析了1981—2012年长江上游、洞庭湖流域的洪水、降水及天气特征,比较了只形成长江上游大洪水与造成上游、洞庭湖遭遇洪水的天气特征异同。结果表明:消落期长江无需防范干流大洪水,汛期、蓄水期需防范上游大洪水和7—9月出现的上游、洞庭湖洪水遭遇。长江上游、洞庭湖洪水是否遭遇关键看东部长江中下游副热带高压进退是否明显,中低层洞庭湖是否有明显的反气旋性系统进行持续顶托。  相似文献   
35.
一种适用于高纬度船舶导航的横向地球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高纬度地区经线收敛引起的船用惯导系统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将地球坐标系通过旋转构建一个横向地球坐标系,使得高纬度地区的船舶位置实际上是在一个矩形经纬网格区域内,并依据横向地球坐标系对船舶的位置和航向等信息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的结果再变换到地球坐标系内,以此进行船舶的极区导航。理论分析证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横向地球坐标系能够对高纬度位置信息进行精确表示,能够满足高纬度地区的船舶导航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3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和其他常规观测数据,对湖北省两类典型极端降水型(南北气流汇合型、南北槽叠加型)的天气背景及气象因子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北气流汇合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气流汇合形势,低层切变线南侧南风发展异常强盛,地面上冷锋入暖槽形成静止锋,动力因子(850 hPa涡度、200 hPa散度)和水汽因子(大气可降水量)异常特征显著;南北槽叠加型500 hPa上形成南北槽叠加形势,低层或边界层形成显著低涡切变,地面上暖低压强烈发展,动力因子(200 hPa散度、925 hPa涡度)和不稳定因子(700 hPa温度平流)异常度比例偏高。最后给出了两类集天气背景与气象因子异常度配置于一体的极端降水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7.
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研发的“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天气轨道业务产品检验与评估平台”,对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在业务中使用的T213、AREM、日本数值预报模式和德国数值预报模式在2007年主汛期的降水预报进行了分级降水检验以及时空分布演变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日本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预报性能最好,AREM次好,各模式均存在对强降水预报漏报率偏大的问题;AREM模式对降水带分布和中心强度的预报与实况最接近,表现出对降水带分布较强的预报能力,其它模式对强降水中心位置及强度的预报均有一定偏差;四种数值模式对区域强降水过程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但降水量预报与实况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07年春夏之交湖北省的两场区域性暴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及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学结构,且都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两次暴雨过程的不同点在于,后一次暴雨过程的副热带高压、西南风急流明显强过前一次暴雨过程,前一次暴雨过程的地面冷空气强度和移速强于后一次暴雨过程;两次暴雨过程均伴随有能量锋区、湿度锋区,但后一次暴雨过程的能量锋、湿度锋、上升运动等明显强于前一次暴雨过程;前一次暴雨的雷达回波带结构不完整,强回波局地性较强,对应暴雨分布相对零散,后一次暴雨的雷达回波带结构紧密,回波组织性较强.对应暴雨站点较为集中;前一次暴雨的云系由多个云团合并形成,呈带状,对应暴雨站点分散、暴雨集中区域小.后一次暴雨的云系由一个微小云团发展而成,呈团状,其结构密实且停滞少动,对应暴雨区域较大且集中、大暴雨站点多.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GIS技术在气象和水文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气象与水文综合预报业务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求,提出了将气象与水文信息相融合、气象水文信息与GIS有机结合的系统设计思路,明确了基于GIS气象水文预报系统的目标、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0.
ENVISAT ASAR数据用于大区域稻田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高级合成孔径雷达(ASAR)获取的中等分辨率宽幅模式(Wide-Swath Mode)数据提取了江苏省中北部地区的稻田分布信息.通过分析和比较稻田与其他地物的VV极化后向散射时域变化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多时相宽幅模式影像中提取稻田,并结合地面水稻样方,对稻田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SAR宽幅模式数据进行大区域范围的稻田识别,其精度达到73.68%,为利用中等分辨率雷达数据进行大区域水稻长势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