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混合矿物体系表面吸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Pb2 ,Zn2 ,Ag 离子与混合矿物体系中表面吸附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 ,吸附离子与矿物表面吸附反应动力学主要受离子在溶液中扩散速率控制 ,可用复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较好的结果 .在近中性溶液中被交换的离子K 和Na 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较好拟合 .Ca2 的浓度变化符合扩散 交换反应动力学方程 .K ,Na ,Ca2 离子释放总量远大于吸附离子在溶液中减少量说明K ,Na ,Ca2 离子释放主要由于氢离子的交换反应 ;而Pb2 ,Zn2 ,Ag 离子与矿物之间吸附反应在常温下仍以表面反应为主 ,并未进入矿物晶格与K ,Na ,Ca2 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2.
沉积CaCO3与金属离子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金属离子与沉积碳酸盐之间2同反应动力学模拟实验表明,由于CaCO3快速溶解和溶液PH急剧上升,大部分Pb^2+、Zn^2+离子与溶液中CO3^2-和OH^-离子反应生成白铅矿PbCO3、水白铅矿Pb3(OH)2(CO3)2,或Zn(OH)3和锌矿Zn(OH)6(CO3)2沉淀于体相溶液中,仅有少部分Pb^2+、Zn^2+通过扩散与CaCO3表面发生离子交换反应。25℃时,Pb^2+溶液中以白铅矿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批量平衡技术研究了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铁氧化物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pH关系等温线和浓度关系等温线,发现所有矿物的pH关系等温线都表现出典型的峰形曲线特征,峰位在pH=5~6之间,依矿物不同而不同。基于矿物表面羟基位化合态和PCP的化合态考虑,提出一种包含表面络合反应和表面静电吸附反应的模式,对pH关系等温线计算拟合发现有很好的相关性。模式计算还表明,石英和层状硅酸盐矿物对PCP吸附以表面络合反应为主,而氧化铁矿物则包含表面络合反应和表面静电吸附反应,但以后者占主导,其反应平衡常数比前者大1~3个数量级。高岭石和氧化铁矿物的浓度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拟合,最大吸附量的大小顺序是赤铁矿>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石英>蒙脱石≈伊利石,并可以用矿物表面羟基位浓度和反应机制加以解释。PCP在矿物表面可观的吸附量说明矿物表面吸附对憎水性可离解有机化合物(HIOCs)在天然水相体系和沉积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阳山伊利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化合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连续酸碱滴定法和氯化铵-乙醇法测定表明,2M1型伊利石的pHzpc=6.5,阳离子交换量CEC=11.0×105mol/g.应用恒容双表面位模式,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计算表明,伊利石表面铝醇基>AlOH浓度N1,Al=4.0×10-5mol/g,质子化常数pKal,Al=5.95和pKa2,Al=9.45,硅醇基>SiOH的Nt.si=0.53×10-5mol/g,pKa2,si=3.85.同时发现,在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研究中,当溶液pH<4时,须考虑伊利石表面阳离子与溶液质子之间的交换反应,测定表明交换反应常数Kx=0.42.  相似文献   
15.
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Ag+、Cu(2+)、Cd(2+)、Zn(2+)、Fe(2+)、Mn(2+)、Mg(2+)、Sb(3+)和Bi(3+)的吸附等温线(50℃)研究表明,其可分为A、B、C三类:A类,线性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并表现出百分之百吸附,属于此类的吸附有PbS对Ag+、Cu(2+)离子吸附和ZnS对Ag+、Cu(2+)、Cd(2+)离子的吸附;B类,朗谬尔型,即随吸附离子的浓度增加,吸附量逐趋向一饱和值,属于此类的有PbS对Fe(2+)、Sb(3+)、Bi(3+)等离子及ZnS对Fe(2+)、Mn(2+)、Mg(2+)等离子的吸附;C类,反朗谬尔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非线性增加。属此类吸附的有PbS对Zn(2+)、Cd(2+)等离子的吸附。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与天然方铅矿和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含量可类比,这意味着吸附作用可能在硫化物矿物微量元素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珍珠层中的锰及其电子顺磁共振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及电子顺磁共振谱对我国4种主要育珠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及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中锰元素的含量其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贝类珍珠层中普遍含微量元素锰,其最大特点是淡水产珍珠层中的锰含量比海水产珍珠层普遍高1—3数量级。珍珠层的X-带电子顺磁谱(EPR)均在常温下显示了Mn^2 的超精细6重谱线信号,表明部分锰以Mn^2 形式位于石晶格中高度畸变的配位场中。  相似文献   
17.
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三种粘土矿物对五氯苯酚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其pH等温线为峰型曲线,三种矿物在pH<3时基本不吸附,在pH≈5或6时有一吸附峰,此后在pH≈6.5或7时有一低值,当pH>7时,高岭石和蒙脱石两矿物吸附量又表现出上升趋势。三种矿物表面位的化合态分析证明,吸附属于表面络合型,其峰型特征起因于矿物表面两种羟基位的化合态浓度和五氯苯酚的离子态浓度均随溶液pH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铁氧化物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pH关系等温线和浓度关系等温线已用批量平衡技术进行研究。所有矿物的pH关系等温线都表现出典型的峰形曲线特征,峰位在pH=5~6之间,依矿物不同而不同。基于矿物表面羟基位化合态和PCP的化合态考虑,研究提出一种包含表面络合反应和表面静电吸附反应的模式,对pH关系等温线计算拟合发现有很好的相关性。模式计算还表明,石英和层硅酸盐矿物对PCP吸附以表面络合反应为主,而氧化铁矿物则既包含表面络合反应,又包含表面静电吸附反应,但以后者占主导,其反应平衡常数比前者大1~3个…  相似文献   
19.
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模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采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高岭石表面的酸碱性质以及高岭石表面对铅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在不同pH条件下对质子和铅离子的吸附反应可以用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高岭石表面酸度常数拟合值分别为pKa1=2.75和pKa2=5.52,电荷零点pHzpc=4.1铅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铅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Pb^+和〉SOPbOH的浓度也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铜(Ⅱ)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天然水体系中,铜、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迁移、归宿和生物有效性强烈取决于重金属元素在水体颗粒物表面的分配趋势.本文对铜(Ⅱ)在常见的重要粘土矿物--高岭石表面的吸附进行了实验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自由水合离子CU2+和羟基金属离子CuOH+与高岭石表面络合的情况下,单一表面基团、无静电表面络合模式能很好地描述铜(Ⅱ)的吸附行为.拟合得到的CuoH+的络合常数比Cu2+的大得多. 铜(Ⅱ)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铜的两种表面化合态,>SOCu+和>SOCuOH的浓度在实验的pH范围内,也随pH值升高而增加,并且以>SOCu+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