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资料,掌握了该区降水、蒸发等规律;通过实地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查清了研究场区的地层结构、含水层类型等水文地质条件。在抽水试验和长期水位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场区的三维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根据2011—2012年研究场区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和验证,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对-7.8、-2.9和3m处基础进行丰水年丰水期和多年平均降水时丰水期的地下水位进行预报,预报结果在基底标高3m区域内,合理的抗浮水位范围为6~8m;基底标高-2.9m区域内,合理的抗浮水位为5~7.5m;基底标高-7.8m区域,合理的抗浮水位为3~5.5m。预报结果为设计合理的建筑物抗浮水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分析比较了中蒙(35°N~50°N,75°E~105°E)、中亚(28°N~50°N,50°E~67°E)和北非(15°N~32°N,17°W~32°E)三个典型干旱区水汽输送特征的异同,及其1961~2010年间的降水时空变化,分析了水汽来源和输送变化及其可能原因。结果显示,由于受不同的气候系统影响,中蒙、北非和中亚干旱区的降水在年内变化上有着显著不同。中蒙和北非干旱区降水呈现夏季风降水的特征;而中亚干旱区降水则为更多受到冬季风的影响。1961~2010年,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蒙干旱区冬季纬向水汽输送增加而经向输送减少,总水汽输送增加;中亚干旱区冬季纬向输送减少而经向增加,总水汽输送减少;北非干旱区冬季纬向输送增加而经向输送减少,总水汽输送增加。夏季中蒙和北非干旱区经向、纬向输送均减小,中亚干旱区夏季纬向输送减少而经向减少,总输送增加。相应的,中蒙干旱区年、冬季和夏季降水分别以4.2、1.3和1.0 mm/10 a的趋势增加;而中亚干旱区冬季(1.2 mm/10 a)和夏季(0.1 mm/10 a)降水增加,年降水则呈减少趋势(-0.8 mm/10 a);北非干旱区年降水和夏季降水分别以0.5 mm/10 a和0.1 mm/10 a的速率增加。冬季中蒙干旱区主要水汽来源是水汽经向输送,而中亚干旱区水汽主要为纬向输送,经纬向水汽均为净输出是北非干旱区降水极少的主要原因,平均总水汽输送量约为-9.48×104 kg/s。冬季低纬度和高纬度环流通过定常波影响干旱区冬季降水。中蒙和中亚干旱区冬季降水主要受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由南向北的波列影响,北非干旱区冬季降水主要和北大西洋上空由北到南的波列相联系。各干旱区的降水对海温变化有着不同的响应:中蒙干旱区冬季降水与冬季太平洋西海岸和印度洋海温呈显著正相关,夏季与海温相关不显著;中亚干旱区与地中海和阿拉伯海温相关,且与阿拉伯海温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钱塘江引水范围内多个湖区水体和底泥中铝盐含量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工程絮凝剂余铝对西湖水体、底泥铝盐及沉水植物附着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水工程输入的絮凝剂残余铝盐导致各湖区入水口水中铝离子含量普遍高于湖心,高出7.86%~288.55%不等,但底泥中Al_2O_3含量在整个湖区分布较为均匀;(2)约0.04~0.20 m/s流速下,沉水植物很容易成为残余铝盐絮凝物的附着受体;(3)秋、冬季水体中铝离子浓度较高,对西湖水生生物存在更大的生物潜在危害,有必要重视秋、冬季的沉水植物恢复工作.引水工程对西湖水体的影响是长久且难以预见的,在引水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可减少絮凝剂的使用或选择环保型絮凝剂,并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4.
为了对今后的岛礁应急监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者以无线自组网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面向岛礁应急监测的多手段组网设计方案,并依托实际应用场景,开展了初步的实验,提高了岛礁监测的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25.
徐栋  杨敏  苗宇宏  严晋  孙苗 《海洋科学》2020,44(12):54-60
鉴于传统遥感技术手段对海岛岸线的提取在精度与效率上存在很大不足,通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岸线实地踏勘活动,提出一种海岛岸线类型识别与位置提取方法,并选取实际海岛进行了实验验证,成功获取了不同类型岸线的准确位置,所得成果与传统遥感手段相比,提高了系统性与准确性,为下一步海岛的生态评估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我国海洋测绘管理水平和促进海洋测绘市场发展,文章基于海洋测绘的内容和分类,分析我国海洋测绘市场存在的问题、海洋测绘和陆地测绘的关系以及海洋测绘监管的必要性和依据,并提出完善海洋测绘监管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测绘市场存在监管和技术薄弱等问题;随着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测绘活动的增多,亟须加强对海洋测绘的监管;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厘清监管边界、培育业务市场、完善监管模式、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和加强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7.
采用广谱性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以10 g( FW)/L的密度培养三天后的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种植水,不同溶剂洗脱得到的各组分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甲醇洗脱组分抑藻活性最强.去除该组分中的酚酸后,其抑藻活性下降了22.8%,表明...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利用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7月8~11日和7月17~19日四川盆地出现的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中尺度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水汽条件异常特征、地面能量和水汽压的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500h Pa为东高西低的形势下,暴雨落区位于低层低涡右侧、偏南气流左侧,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2)副高外围偏南风持续向四川盆地上空输送暖湿气流,形成高能、高湿和层结不稳定的有利环境条件,500h Pa高原低值系统东移诱发低层正涡度辐合,造成对流强烈发展,是两次过程的共同特征,副高、低层低涡和辐合区位置、盆地内能量和水汽条件分布的差异是导致两次过程暴雨落区不同的主要原因。(3)两次过程都存在明显的水汽条件异常特征,其中降雨极端性更强的"7.8-11"过程标准化距平更大。(4)初始对流主要出现在地面水汽压的24h显著增量区域和地面能量锋偏低能区一侧,强降雨开始后,地面水汽压的演变趋势对降雨强度和强降雨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决目前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压裂液体系应用灵活性差、性能不可调问题,研究了一体化压裂液体系。以3种一体化稠化剂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黏土稳定剂、助排剂和破胶剂,开展一体化压裂液体系增黏、减阻、悬砂、耐温抗剪切、破胶、添加剂配伍性、防膨和表面张力实验评价,并分析一体化压裂液现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一体化压裂液体系黏度灵活可调,黏度随一体化稠化剂含量增加而增大,黏度调整区间为3~200 mPa·s,高黏液体悬砂性能优异,体积分数为1.0%的一体化压裂液在60℃、100 S?1剪切条件下黏度大于100 mPa·s;一体化压裂液体系与各类添加剂配伍性良好,易破胶,减阻率、防膨率均大于70%,表面张力小于28 mN/m。其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功能上集滑溜水、线性胶、交联液压裂液体系于一体,能够满足各类气层压裂改造工艺对造缝、减阻、防膨、携砂、快速返排等性能的要求;应用上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现场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井均取得了成功应用。一体化压裂液推动了非常规气压裂工艺试验,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对各类气层以及压裂改造工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0.
不规则曲线拟合时,需要按最优原则依据曲线的形状来选择拟合函数,构造函数模型。给定数据点的多少以及数据的拟合方向对曲线拟合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曲线进行最佳的拟合。衡量曲线拟合模型误差的精度时,要求观测数据的方差相同且观测数据的协方差为零,这与一般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曲线最佳拟合的基础上,对评定曲线拟合精度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了改进,从不规则曲线拟合的精度及形状2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