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81.
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天气变化对心肌梗塞发病有密切关系。该病的频发期多在冬半年 ,且 11~ 1月和 3~ 4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11月份 ,东亚大槽在东亚沿海建立并维持加强 ,到 1月份达到最强。其间 ,我国大陆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 ,多冷空气活动。冷空气过境时 ,常伴有大风降温天气。冠心病患者受冷刺激 ,冠状动脉阻力增加 ,血流量减少 ;另一方面 ,冷的刺激使体循环血管收缩 ,周围阻力增加 ,动脉血压升高 ,心脏需氧指数 (心率和血压的乘积 )相应增高。如冠状循环储备力较低 ,可导致心肌缺氧症状加重。据统计 ,锋面过境当日 ,心肌梗塞发病率激增 …  相似文献   
282.
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为表面活性剂,与水杨基萤光酮形成胶束,提高水杨基萤光酮与Cr(Ⅵ)形成的有色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用二乙三氨五乙酸掩蔽Fe3 、Cr3 等干扰离子,无需分离直接测量水样中的Cr(Ⅵ)。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标准偏差为0.246(n=10),相对标准偏差为2.56%;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3.00%~110.00%,能满足环境水样中Cr(Ⅵ)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83.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天河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为例,重点探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以城市规划部门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本地数据,基于SOA技术以数据服务的方式与区内发改、国土、环保、交通、市政、水利等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实现同步数据交换,并基于ArcSDE进行"多规合一"数据的集成化管理。采用WebGIS、二三维数据联动、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坐标转换、冲突智能检测、专题统计制图、台账与决策支持、三维仿真辅助规划等功能,为项目选址与落地、"多规"的编制与调整、建设项目审批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84.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铁的含量及其成因,采集并分析了352组地下水样和12组地表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为未检出~94.8mg/L,平均含量为1.46mg/L。该地区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与其工业化程度及所处区域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在平原区,地下水铁含量与部分地表河流的污染程度更是密切相关,随着远离污染的地表河流,地下水铁含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不同地区对其地下水铁含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相同,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酸碱条件和地面污染则只在局部地区对地下水铁含量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另外,含水层介质组分、径流条件、上覆土层性质等因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铁含量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5.
绳索取心钻进冲洗液的各项参数控制技术对确保煤心采取率和钻孔正常施工起着关键作用.介绍了在贵州煤田勘探钻孔中的冲洗液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86.
利用2010年9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流沙地的风沙气象站观测的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和太阳辐射能同步观测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统计法、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起沙风出现的时间段、起沙风持续时间以及与平均风、温、湿、太阳辐射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沙尘天气下气象要素相互影响机制,为沙尘天气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一天中超过0.5 h的起沙风在12:00(北京时,下同)13:00时间段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频率的8.78%,10:00 18:00的频率占总频率的57.94%,从早上到晚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起沙风持续时间在2~2.5 h时间段的频率最高,占13.62%。流沙前缘的月平均风速与月平均气温呈显著线性同向变化关系,月平均湿度和月平均气温呈反向变化。平均垂直风速差、垂向温度差、垂向湿度差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性,平均风速与起沙风持续时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性,平均风速、平均湿度与平均垂向湿差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平均气温与平均相对湿度在0.01水平上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平均垂直温度差与垂直风速差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垂直温度差与垂直湿度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除了0.5 m高度平均风速外,太阳辐射能均与其余气象要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策勒流沙前缘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起沙风主风向以WNW、W风向为主,应加强绿洲外围WNW、W方位的防沙措施。  相似文献   
287.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探测河南商丘地区东周时期宋国地下古城墙遗址,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电阻率反演结果与古城墙埋藏情况十分吻合。显示了孝古是地球物理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88.
世界海洋水体中广泛分布着一种有机絮凝体,当其过滤至微孔滤膜上即呈膜状,称为有机包膜。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用各种取样方法和观测手段对其作了研究。这是因为它无论是作为单独的微环境或是搬运因子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黄、东海有机包膜仅见零星报道,本文是首次对其特征、分布、成因及沉积作用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89.
为了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根据《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4h压蒸养护法)”,对不同塌落度、水灰比的混凝土进行试验。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连云港地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式。并对推定式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所建立的推定式能够应用于当地公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90.
本文全面地讨论了潮流、风暴和环流等动力作用对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的影响。根据作用于陆架的主要动力营力可将陆架划分为三个动力沉积区:潮流沉积区、环流沉积区和复合沉积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与现代水动力条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中、外陆架的广阔砂带应属原地现代沉积,而不是晚更新世的残留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