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结合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利用1973年MSS、1983年航空遥感土地利用图、1990年TM、2000年TM和2005年CBERS遥感影像对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和城乡居民及建设崩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和草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经历了"显著变化-缓慢变化-显著变化-急剧变化"的过程.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增大,优势度减小.草地和未利用地对整个景观的控制作用减小,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和均匀.驱动力分析表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因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受产业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及人类干扰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水文、植被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估算人为因素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通过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诸因子与流域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源流区的地表径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减少,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塔里木河干流地表径流量减少是人类活动所致;人类活动在1970、1980和1990年代对流域上中游地表径流的影响量分别为41.59%、63.77%和75.15%;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地表径流量减少是影响河道水质发生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地下水位变化则影响灌区和非灌区地下水水质;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受损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以2005年5月至9月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胡杨树干液流的日变化表现为昼夜区别明显,7:30左右,液流开始启动,然后迅速上升,在10:30左右达到峰值,并在小幅度波动中维持到下午20:00左右。夜间,胡杨树干液流较弱。对不同月份典型天胡杨树干液流的实验分析表明,胡杨在5月初液流比较弱,5月中下旬液流逐渐增强,6月增强到较高的水平。7—9月胡杨液流都很强劲,其中9月典型天的液流最为强劲,胡杨树干液流季节变化与胡杨物候密切相关。分析胡杨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胡杨树干液流和气象因子的关系密切,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胡杨液流流量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H)>气温(Ta)>风速(S)。  相似文献   
104.
塔里木河下游的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的主要建群种为胡杨、柽柳和罗布麻,对其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对地下水位的研究表明:1)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而且均与地下水位呈正相关关系;2)对同一断面相同地下水位条件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的SOD活性和POD活性比较,可以反映出SOD和POD作用的互补性;3)根据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胡杨、柽柳和罗布麻的MDA含量和SOD活性所反映出的适宜植物生存的合理生态水位、(严重)胁迫水位,并将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初步推断在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超过3.12 m时,胡杨和柽柳的生长即开始受到抑制,6 m左右的地下水位即对胡杨造成严重胁迫,≥8.83 m的地下水位则会危及胡杨的生存;而柽柳的严重胁迫地下水位以及临界地下水位分别为5 m左右和≥8.83 m.相比之下,罗布麻所能承受的胁迫地下水位比较高,超过3.12 m的地下水位即会对其生长造成严重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低于4.42 m则危及其生存.  相似文献   
105.
介绍陈慧侬教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不孕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肝气郁结、冲气上逆是高泌乳素血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疏肝理气、平冲降逆为大法,以定经汤加减治疗。临床根据症状遣方用药,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6.
107.
陕西蓝田铀矿田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在商丹—铁炉子断裂以北,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质-岩浆活动-隆升断陷等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成矿热液活动明显,区域铀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铀成矿带之一。前人虽对蓝田铀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有一定的研究,但缺乏较详细的矿田内控矿构造和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预测的系统研究。本文以前人对矿区构造  相似文献   
108.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黑河下游不同林龄胡杨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河下游不同林龄胡杨木质部水及其不同潜在水源稳定同位素组成(δD、δ18O)的测定分析,探讨不同潜在水源对胡杨的贡献。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胡杨木质部δ18O差异显著,胡杨幼苗、成熟木、过熟木的δ18O值分别为-5.368 14‰、-6.032 75‰和-6.924 18‰;(2)不同林龄胡杨所利用的水分来源不同,胡杨幼苗主要利用30~50 cm的土壤水,利用率在70%左右,对地下水的利用仅为6%;成熟木主要利用200~22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对地下水的利用最多达85%;胡杨过熟木主要利用100~26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深度范围较幼苗和成熟木都广,对地下水的利用较高,最多达96%,胡杨成熟木和过熟木主要利用的是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