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胶州湾浮游藻类生态现象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胶州湾位于北纬35°55′~36°18′,东经120°04′~120°23′,面积为390km2,平均水深为7m ,是一个半封闭型海湾,良好的自然条件,滋润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胶州湾浮游植物已鉴定的种类约175种,近年初级生产力(以C计)平均为503mg/(m2·d),浮游动物生物量约100mg/m3,已鉴定种类为110种,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3.6g/m2,栖息度为203.6个/m2,产量最高的经济底栖动物是菲律宾蛤仔[1]。此外,胶州湾是多种经济鱼、虾、蟹类的繁殖、发育和索饵场所,也是对虾、扇贝、海带等经济物种的养殖基地。胶州湾周围为青岛、胶州、胶南等城市所环抱,形成了高度…  相似文献   
72.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和消亡以及环境的变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通过胶州湾生态模型的研究定义和量化多维生态位。并应用多维生态位定量化展示了物种之间的团结、吸引和竞争、排斥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环境作用下,物种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为研究物种生存和消亡、环境变化和物种进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74.
山东威海双岛湾海域营养状态及有机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7年3月双岛湾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评价法、营养指数评价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H值、DO、COD、无机氮、磷酸盐部分测站超<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二类水质标准;NQI值在1.01~3.17范围内,平均值为2.18,E值在0.45~12.35范围内,平均值为5.02,呈现明显富营养化;A值的范围为1.15~6.81,平均值为4.05,有机污染相对较严重.总体上该海域已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75.
根据1979年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分析了重金属铬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迁移和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胶州湾水城铬污染较轻,大部分海域水质状况较好,而到夏季没有受到污染。在时空分布上,春季,铬污染形成了明显的梯度,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从112.3μg/L降低到0.2μg/L。夏季,铬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表层水体铬的含量较低,范围在0.10~1.40μg/L之间波动。因此认为,1979年整个胶州湾水域的重金属铬属于面污染源。而且,当铬进入胶州湾海域后,很快吸附在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上,并被水流较快地带离胶州湾水城,几乎没有在胶州湾水域表、底层留下污染痕迹。  相似文献   
76.
根据1986年4、7和10月的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通过对有机农药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来源和季节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CH含量在整个胶州湾水域都非常低,在这1 a中都〈0.100μg/L,在胶州湾水域HCH含量都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在HCH含量方面更加清洁;水体中HCH的表层含量已经没有季节变化,这...  相似文献   
77.
1 INTRODUCTION In a marine area, temporal and special variation in phytoplankton growt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at of light, wa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The key study in this paper is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luding light, water temperature an…  相似文献   
78.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全球的环境变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剖析, 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强有力地控制着陆地的沙尘暴、大气的北太平洋季风和海洋的硅来源及输送方式。为了保持向海洋输入大量的Si, 地球生态系统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显示, 地球生态系统使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同时也使沙尘暴与北太平洋Si 的缺乏在时间上紧密配合, 其强度大小与Si 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 在全球的环境变化下, 海洋Si 的缺乏是在严重加剧。那么, 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强有力的控制能力, 维持向海洋水域提供大量的硅, 充分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9.
杨东方 《海洋科学》2000,24(5):57-57
营养盐N,P,Si,Fe是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必不可少的元素。N,P,Si,Fe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的研究在不断加深,在南大洋、太平洋近北极的水域、印度洋、太平洋的赤道海域、秘鲁海域、切萨皮克(Chesapeake)湾等许多海域在进行研究,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使人们目前逐渐了解了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的机理和过程,同时,也了解了营养盐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在国际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作者以胶州湾为研究海区,利用多年的监测资料,比较分析了该水域的主要理化因子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80.
生态数学模型及其在海洋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动态过程是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如国际地圈和生物圈计划(IGBP)。用于研究的模型方面,从早期的种间竞争、捕食的关系模型发展到生态过程、食物链模型。尤其在近代,全球的环境变化受到重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应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生态的动态数学模型展示了物理、化学、地质、环境、生物等学科的综合的生态过程,如ERSEMMAST1programreport1993年和Frost1993年的欧洲北海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美国和加拿大对东海岸的乔治浅滩生态系、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上升流生态系、切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