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杨文  刘杰  程佳 《地学前缘》2013,20(3):35-45
利用2011年1-6月云南地区的连续波形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分别反演该地区的速度结构以及2011年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前后60 d的速度变化图像。同时,根据云南地区中小地震计算缅甸地震前后应变能释放响应比空间分布,并利用缅甸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缅甸地震对云南地区主要断裂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影响。结果显示:(1) 禄劝至华坪一带、永定至泸水区域和通海至建水地区震后波速增加,同时该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相应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说明缅甸地震对这些区域具有加速构造活动的正影响;(2) 小江断裂带以东马龙至宣威地区和南汀河断裂带以南临沧至景洪地区震后波速降低,地震活动减弱,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降低,说明缅甸地震对该区域具有减缓构造活动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82.
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及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融合,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度将大大增加.由于防范意识的淡薄,以及预警不力等因素导致对突发事件类别和级别较难合理的判识,对应急管理机构和平台资源较难高效的应用.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通过以数据为核心、标识为主线,提出G/S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应急预案建模,结合四川省应急指挥系统进行验证,建立一套原型系统,为应急管理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服务;为国家的产业化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
刘建明  王琼  刘杰  邓菲  向元  杨文  李金 《中国地震》2016,32(1):28-39
采用新疆区域台网记录的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M_L6.8地震序列的数字波形资料,研究分析了余震序列应力降的变化特征及其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相关性。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Brune震源模型,计算了新源、和静交界M_L6.8地震序列震源参数、地震序列中不同事件在相同台站的体波零频震源谱值、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并对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进行聚类分组。结果表明:①在余震序列平静阶段,应力降呈平稳态势,强余震前应力降出现升高-回落变化过程;②滑动平均谱振幅相关系数在主震后发散,表明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与主震的相关性降低;③震源机制解聚类分组结果显示,M_L6.8地震序列主要以走滑型地震为主,主压应力轴呈近NS向,与近NS向的构造应力场结果基本一致,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地震前天山中段受NS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明显;④震级、震源机制演化表明,强余震前震源机制解表现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区域应力场控制作用增强,对后续强余震发生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4.
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收集和整理1970s后期至2000s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水文气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综合利用指数、转移矩阵、动态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结果表明,过去30 a,洮河流域总体表现为林、草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提升。驱动因子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洮河流域LULCC受“区域经济+农耕因素+城镇化和气候”3个主成分大类的交互影响和驱动;基于此构建的LULCC多元回归驱动模式,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精度良好,能够反映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气候对LULCC的驱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5.
为加深对大兴安岭中段早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碾子山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5.6~228.9 Ma,形成于晚三叠世.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如高Al2...  相似文献   
86.
谢红建  吴擎文  杨文 《中国岩溶》2019,38(4):584-590
贵州一输水渡槽跨越岩溶区域,可能会产生岩溶塌陷、向临空面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地质钻探、物探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地质力学的地质轮廓法进行裂隙配套,判断节理裂隙性质及其对岩溶的影响,结合深浅埋洞穴的界定初步判断其稳定性,并采用基于规范、标准的半定量稳定性分析及含节理裂隙的二维有限元分析、三维有限差分分析,从位移、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发展及破坏模式角度来判断溶洞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本工程溶洞顶板的受力同深梁的受荷模式,节理裂隙很大程度上影响顶板的稳定性,顶板容易沿节理裂隙和层面产生剪切、拉伸作用。最后结合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综合给出基础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87.
采用基于网格的瞬态降雨入渗(TRIGRS)模型,以滑坡灾害频发的陕南安康市东部巴山东段白河县为研究区,探讨模型适用性及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空间分布规律。根据中国土壤分布图并结合已有研究,选取模拟所需的水土力学参数。将模拟所得研究区稳定性分布图与实际滑坡目录对比分析进行TRIGRS模型精度评估,分别模拟连阴雨和短时间强降雨两种降雨情景,探讨研究区边坡稳定性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TRIGRS模型在模拟预测降雨诱发型浅层滑坡时,结合受试者特征ROC曲线进行精度评估,曲线下面积为0.752,说明此模型在白河县进行滑坡模拟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能反应该地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2)连阴雨情景模拟下,极不稳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地貌区,以冷水镇和麻虎镇为主,随降雨历时增加向东部和南部增多,西部仓上镇、西营镇和双丰镇的极不稳定区域面积较少,能承受长时间连续性降雨。短时间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极不稳定区域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加,以冷水镇和麻虎镇为主要防范区域。结合地形分析,极陡峭区域边坡稳定性最差,无法承受持续性降雨和高强度降雨,较陡峭区域更易受到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的影响,而平缓区域则能承受长时间及高强度的降雨;3)TRIGRS模型根据不同降雨条件预测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区域,为滑坡实时预报警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88.
INSAR干涉条纹图的复数空间自适应滤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干涉雷达成像之SLC影像是未经任务预处理的,斑点噪声将影响到强度和相位两个方面。但是,通常的滤波方法主要针对幅度影像。照搬这些方法很可能会影响到实际的相位值。合理的滤波方法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该文从干涉成像机理出发提出了一个中值-自适应平滑滤波的解决方案,避免了估计局部地形的复杂计算,又可获得满意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89.
依靠云滴的射线光学模型,针对具有吸收的耗散介质,可得到形式完整的电磁波反射系数公式,并且可求得具有几何意义的实际折射角。文中重点讨论了云滴中污染内含物及其不同的内混合方式对光化通量增强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滴的存在都能增强光子的光化通量,仅当吸收系数非常大时,云滴内光化通量才会减小;无论哪一种内混合方式,受污染的云滴内光化通量增强基本上稍大于先前的估计值;光化通量增强因子一般都在1.2~1.62之间,即光化通量增加了20%~62%;吸收系数为零时,增强因子与云滴半径无关;增强因子随云滴半径和吸收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云滴半径接近1μm时,吸收系数的影响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90.
目前 ,县站至市局的业务传输主要以X 2 5为主 ,其96 0 0bps的传输速率严重制约了市县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资料传输。传统的电话拨号DDN专线等方式都需要负担高昂的通信线路费用 ,这无疑会提高远程传输的成本 ,是县站难以承担的。虚拟专用网技术的出现 ,提供了一种安全、廉价的远程接入局域网的解决方案 ,使得上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所谓虚拟专用网即VPN ,它可以使移动用户及远程用户通过Internet等公用网络与位于远程的局域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 ,用户能像在本地局域网中一样使用远程局域网中的资源 ,并可获得与专用网络一样的安全性。通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