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530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1537篇
海洋学   424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66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海洋沉积物中痕量BHC、DDT的测定——汽相提取法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沉积物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BHC(666)、DDT(滴滴涕)含量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振荡提取法,索氏提取法,消煮提取法和柱提取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有机溶剂与沉积物样品直接接触,进行固-液分配而提取农药的。这样,只要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沉积有机物质,都可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出来,从而造成了往下  相似文献   
42.
《福建沿岸微硅藻》系厦门大学程兆第、高亚辉、刘师成撰写,海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专著(书号ISBN 7-5027-2974-7/Q·92)。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微型硅藻(<20μm)的分类生态研究。作者利用TEM 对厦门港和福建沿岸的微型硅藻进行形态及亚显微结构观察、描述,共记录149种(变种),其中9种是作者订立的新种,10属为我国首次记录。书中附有34个图版298幅电镜照片,可作种类鉴定参考依据;并附151条参考文献和种名索引。样品处理也与国外常规方法不同。对部分经人工室内培养的种类记录了它们的生态特征。图1~4回答了国内长期争论的焦点:采集方法(采水样或用网采)和叶绿素测定或营养盐含量的高低与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43.
最近,笔者从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获悉了1988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海洋科学研究项目。为便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海洋科学发展,现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44.
4-碘苯氧乙酸在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形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45.
46.
张韧  蒋国荣  李妍 《海洋科学》2001,25(2):38-42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OADS海洋资料中的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850hPa纬向风场及海洋温度场,利用Matlab中的Neural Network Toolbox仿真环境和BP模型改进算法比较准确地仿真和反演出了南方涛动指数、赤道纬向风指数和滞后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动力结构和预报模型。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行的预报效果。可在一定时效内预测赤道东太平洋月平均海温的变化趋势。由于所建系统是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预报模型,因此不仅可直接用于预测,而且可有效避免类拟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积分过程中由于对初值敏感性而可能产生的对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7.
本文在统计1950-1997年影响湛江港的热带气旋的基础上,利用1953-1982年30年间湛江港发生的风暴增水的资料,对湛江港风暴增水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湛江港风暴增水的特征在于季节分布的不均匀、大的正增水和高实测水位出现频繁、造成的风暴潮灾比较严重;通过两类典型风暴潮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的风暴增水与影响湛江的热带气旋密切相关,大的风暴增水主要由台风引起,湛江港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风暴增水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8.
主要根据1992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的“南海环流试验”的调查资料,并引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82年7月、1985年8月在南海东北部的调查资料、黑潮合作调查(CSK)的资料,通过温、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动力计算结果,指出夏季在南海东沙群岛北侧存在着一偏西向海流,它的流动路径与文献[5-7]中所说的南海黑潮分支的流动路径显著不同。对夏季南海海流的三维数值模拟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平洋海温场与东亚温带气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这种影响关系有很强的持续性。有些海域,例如黑潮区与气旋之间存在着交替影响的关系。对2月气旋与海温之间相互影响过程的初步分析表明,海温与气旋的相互关系是与西风带环流及海流等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50.
17名潜水员安全地进行了55人次超过美国海军例外氧暴露时限1.5—3倍的空气巡回潜水实验。生理功能观察和肺活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水深70m以浅,潜水员均保持了相当好的智力和操作能力,在连续3d 3倍氧暴露时限的巡潜后期,只有3人肺活量下降,且在次日测定时已见恢复,表明上述暴露是安全的。美国海军例外氧暴露时限中对于70m以浅空气暴露的相应规定显得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