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312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91.
介绍了新型数字式遥测垂线仪原理、结构、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方法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2.
1996年7月17~20日、25日巴州地区接连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降水天气过程,造成巴会台等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本文重点从水汽、层结稳定度、卫星云图、地面进面铜囚锋等方面对本次大降水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3.
在普通土大三轴仪上进行土的应力路径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普通士大三轴仪上对租粒土进行各种不同应力路径试验的方法,并推导出试验过程中轴向荷载的计算公式,为模拟不同土工建筑物的实际应力路径,建立土的本构关系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4.
内蒙古甲乌拉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甲乌拉银铅锌矿床与燕山期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并严格受北西向张扭性构造、层间构造及受潜火山影响的放射状、环状构造破碎之复合作用控制,矿床呈脉状产出,银与铅铜等元素呈互为消长关系。岩石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包体研究表明:矿床成因与次火山系列斑岩体育密切关系,是典型的次火山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95.
本文给出了激光准直系统垂直折光改正的数学模型。在温度梯度的精确值难以获得时,利用精密水准成果计算折光系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文中还以BEPC工程为例,讨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6.
基于1993-2012年Aviso海面高度异常资料识别中尺度涡,计算南海海域涡动能比,并结合涡旋移动轨迹对气旋涡、反气旋涡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涡动能比能直观刻画区域涡旋活跃程度,结合涡旋移动轨迹后能有效反映涡旋演变过程。冬季季风期,南海中尺度涡最为活跃,反气旋涡、气旋涡交错分布在南海东部。台湾岛西南反气旋涡大多向西北方向移动,少数在气旋涡作用下向西南方向移动。越南东部涡旋呈偶极子分布,夏秋季北部是气旋涡,南部是反气旋涡,冬季北部是反气旋涡,南部是气旋涡。  相似文献   
197.
扎河坝蛇绿岩位于准噶尔北缘,是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带的一部分。通过对蛇绿混杂岩中堆晶辉长岩和凝灰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及Hf-O同位素进行研究,获得堆晶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485±4Ma,凝灰岩的喷发年龄为401±2.5Ma。辉长岩极度亏损Hf同位素,εHf(t)为13~20,δ~(18)O峰值为+5.37‰,显示其具有地幔特征。凝灰岩锆石的Hf同位素亏损程度低于堆晶辉长岩,εHf(t)为1.4~9.2。扎河坝蛇绿岩具有典型的SSZ型蛇绿岩特征,是通过俯冲增生到洋内弧弧前的蛇绿岩。  相似文献   
198.
东亚造山运动与花岗岩分布之情形,似非漫无规则,其发生显有一定之次序。在西伯利亚中部所谓东亚之核心,为前寒武纪褶绉及花岗片麻岩分布之区。其西南,正南及东南,如阿尔泰、天山、崐仑、外贝加利亚、阿穆等区域,主要造山运动之发生及花岗岩岩浆之侵入为古生代。围绕其外者如苏联之滨海省、朝鲜、中国之大部、缅甸东部、暹逻、马来亚、东印度群岛中部等处均将燕山运动及燕山花岗岩分布区域。复外则为新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区域,如喜马拉亚山、缅西山脉、安得曼、东印度群岛之西南、南、东南部、菲律滨、台湾、琉球、日本、库页岛、堪察加半岛等,其中许多岛屿,造山运动及火山活动尚在继续未已(第一图)。苏伊氏(Suess)尝论东亚造山运动之主力导源于东亚核心之扩张,以致造成许多弧形山脉,弧背均向南,显示大陆向南移动。威理士则以篇东亚核心为一种隋性体,不能发生造山运动之主力,造山运动之发生则由于太平洋底之下沉,而使地壳深处之流动带物质挤向大陆,遇东亚核心之阻,遂在深处聚积一种应力,及至超过其上岩层之静压力时,地壳失去平衡状态,发生褶绉,同时花岗岩岩浆亦得上升。威氏之理论,似较合理。且当古生代时,核心之前为一大地槽区,宜於造山运动之发生及岩浆之侵入,嗣后...  相似文献   
199.
200.
近代大陆架海侵式沉积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近代大陆架调查证明,表层沉积物形成及分布的基本规律是:由岸向海呈内细外粗“三带式“;中国近代大陆架也不例外。对其成因机理,前人做过大量的工作。本文试以南海大陆架北部近代沉积物沉积学研究为主,拟阐明“三带式“是海侵式沉积模式基本特征的观点,以便为古代海相碎屑岩地层研究提供“将今论古“的类比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