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岩石是地下水储存运移的重要介质,不同的岩石为地下水形成、储存与循环提供了不同的空间条件。岩相古地理反映了沉积环境中的古地理条件和沉积物特征中的岩性特征。沉积相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沉积相内水动力条件不同,因而形成的砂体类型也不同,其岩性、粒度、分选、填隙物特征以及砂体的岩相组合、时空展布特征均有差异,结果导致不同相带内储集体物性特征各不相同。通过岩相古地理研究,能客观反映形成岩石的环境特征、岩石的纵横向展布及其物性特征,从而对区域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进行宏观预测和评价。本文即是基于此种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沙漠相沙丘砂岩、辫状河道砂体、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曲流河边滩砂体、滨岸带砂体是较好的储水体;沙漠相沉积的洛河组和盆地北部以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的环河组是其主要的含水层。  相似文献   
142.
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措勤盆地,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具有以且坎-古昌-阿索裂谷带为沉积、沉降中心向南北两侧展开的古地理格局:①中晚侏罗世时期,裂谷带内由深水浊积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浅水碳酸盐岩、碎屑岩岩片及基性-超基性岩等组成;裂谷带两侧由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该期盆地古地理演化具有先变深后变浅的沉积序列.②早白垩世早中期,裂谷带内仍由基性-超基性岩、深水复理石碎屑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和浅水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裂谷带两侧的日松-革吉-它日错分区主要由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组成;盆地南北部的措勤-申扎分区和木嘎岗日分区主要由滨岸-三角洲相碎屑岩及火山岩组成.各相带在纵向上均具有向上变深沉积序列.③早白垩世晚期,盆地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裂谷带附近以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裂谷带两侧的日松-革吉-它日错分区主要由开阔台地相灰岩组成;盆地南北部的措勤-申扎分区和木嘎岗日分区由局限台地相灰岩和陆源进积碎屑岩组成.  相似文献   
143.
西藏措勤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充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措勤盆地,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具有以且坎古昌 阿索裂谷带为沉积、沉降中心向南北两侧展开的古地理格局:①中晚侏罗世时期,裂谷带内由深水浊积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浅水碳酸盐岩、碎屑岩岩片及基性—超基性岩等组成;裂谷带两侧由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该期盆地古地理演化具有先变深后变浅的沉积序列。②早白垩世早中期,裂谷带内仍由基性—超基性岩、深水复理石碎屑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和浅水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裂谷带两侧的日松革吉它日错分区主要由浅海相碎屑岩和灰岩组成;盆地南北部的措勤 申扎分区和木嘎岗日分区主要由滨岸 三角洲相碎屑岩及火山岩组成。各相带在纵向上均具有向上变深沉积序列。③早白垩世晚期,盆地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裂谷带附近以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裂谷带两侧的日松 革吉 它日错分区主要由开阔台地相灰岩组成;盆地南北部的措勤 申扎分区和木嘎岗日分区由局限台地相灰岩和陆源进积碎屑岩组成。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是作者学习领导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肤浅认识。文章从职称,权力,素质与领导艺术方面阐明处于承上启下角色的基层领导干部如科研处,研究室一级领导人做好工作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5.
引言自Ahr(1973)提出第一个碳酸盐缓坡模式以来,沉积学家通过对现代或古代地层沉积相分析,相继发现了一系列各种类型的现代或古代的碳酸盐缓坡(Read,1980,1985,1989;Ahr,1989;Grotzinger,1989;Bechstadt,1989;Wright,1986;Gawthorpe,1986)。尽管这些缓坡各自都具有与陆架碳酸盐台地截然不同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在沉积学上都各具特色,特别是它们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构造背景(如热沉降、前陆负荷绕曲或海平面上升)下开始生长发育的。我国南方早古生代初期扬子碳酸盐缓坡具有浅水缓坡带宽广,具远岸加积障壁;深水缓坡具加积碳酸盐建隆等特征。它是继晚前寒武纪我国南方大陆裂谷作用之后,扬子陆块  相似文献   
146.
MATLAB工具箱在测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MATLAB工具箱的特点和功用。根据其在测绘领域的作用,对两个实例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其它编程工具,使用MATLAB工具箱大大简化了编程工作,同时获取了较高的数据处理精度,值得在测绘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7.
藏北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时代归属的新证据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藏北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是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三叠系肖茶卡组灰岩之上、假整合伏于侏罗系雀莫错组陆源碎屑岩之下的一套陆相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及陆源碎屑岩地层,现有的资料都将其时代归属于早侏罗世。取自北羌塘盆地不同地区的2个那底岗日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和1个流纹质英安岩样品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05Ma±4Ma、208Ma±4Ma和210Ma±4Ma,它们代表了那底岗日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即那底岗日组的时代应为晚三叠世中期(诺利期)。那底岗日组形成时代的重新确定,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中生代火山喷发事件、羌塘盆地的性质与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宝坛地区透闪石化镁铁质岩石成因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宝坛地区呈岩脉状或岩席状侵入于四堡群变质地层之中的透闪石化镁铁质岩石包括堆积的超镁铁质岩和分异的闪长岩,其岩石类型为透闪石化辉石岩、辉橄岵、辉长岵、辉绿岵及闪长岵等。该镁铁质-闪长质岩石以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新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为特征;除堆积成因的超镁铁质岩石外,透闪石化镁铁质岩石及其分异的闪长岵的MgO为4.45% ̄7.96%,是镁铁质岩浆经结晶分异(辉石、橄榄石)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9.
滇东成冰纪南沱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滇东峨山和澄江新元古代晚期成冰纪南沱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的测试结果显示:峨山小街南沱组下段底部冰川杂砾岩最年轻碎屑锆石~(206)Pb/238 U年龄为725 Ma±4 Ma(Th/U=1.4,谐和度=98%);峨山小街南沱组上段底部泻湖相泥质粉砂岩最年轻碎屑锆石206Pb/238 U年龄为665 Ma±4 Ma(Th/U=1.9,谐和度=98%);澄江大飞田南沱组下段底部冰川杂砾岩最年轻碎屑锆石206Pb/238 U年龄为728Ma±4 Ma(Th/U=1.7,谐和度=98%)。采用单颗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定年法(YSG)定年可知,南沱组下段底部沉积时间可能晚于或等于725 Ma±4 Ma,上段底部沉积时间可能晚于或等于665Ma±4Ma,与扬子东南缘长安冰期(Sturtian)和富禄间冰期启动时间相近。沉积年龄下限和沉积特征分析表明,滇东南沱组下段可能与扬子东南缘早冰期长安组对比,而滇东南沱组上段则可能与扬子东南缘间冰期富禄组、大塘坡组对比。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滇东南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清晰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其中ca.850 Ma代表超级地幔柱上涌,ca.820 Ma代表裂谷盆地开启,ca.800 Ma代表裂谷盆地强烈扩张。  相似文献   
150.
在前期详细岩石学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南羌塘坳陷布曲组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结果表明:(1)布曲组碳酸盐岩具有较低的微量元素含量,与班公湖-怒江洋盆海水快速入侵及炎热、半潮湿-半干旱条件下缺少地表径流补偿陆源物质有关;(2)Na元素和K元素指示布曲组保留先驱灰岩原始组构的白云岩和不保留先驱灰岩原始组构的晶粒白云岩的初始流体为同期蒸发海水,岩石中Sr元素的含量受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控制;(3)经历不彻底白云石化作用的过渡性岩类(RD5-1)是在中-深埋藏阶段中-晚期不彻底交代先驱灰岩形成,细-中晶、自形-半自形白云石充填物由微-粉晶白云岩在浅埋藏阶段末期重结晶形成;(4)鞍形白云石的形成有外来高温流体参与,流体成因具大气淡水参与、流经碎屑岩地层深循环流体特征。新生代(78~64Ma)构造热事件是形成高温流体的热源,部分基质白云岩受到构造热事件的高温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