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冲绳海槽东坡水深530m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发现有大量致密,坚硬的自生方解石。它呈褐色生物状,并以微体生物壳内充填物的形式产出,大多数为有孔虫和腹足类,少数为瓣腮类,有的呈粪粒状。  相似文献   
22.
同位素记录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α多道能谱仪对1992年5月采用自南黄的5个箱式岩芯中的^210Pb放射性活度进行测定;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测定表层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Ca,Sr,Fe,Ti和Cu。结果表明,^210Pb含量随岩芯深度垂直分布、沉速速率及特征元素含量的变化具有地区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东海DC-2孔柱状岩芯的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年六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浙江省水文地质大队合作,继续开展了东海钻探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主要根据动物群鉴定和孢粉分析,结合古地磁测量和碳年代测定,参照粒度与矿物成分等资料,对DC—2孔柱状岩芯的地层划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钻孔剖面的野外描述该孔位于东海舟山群岛外海域水深28米处,进尺91.5米,取芯61米.现将钻孔剖面的一般岩性特征,自下而上描述如下:1.灰色粉砂(91.5—75.5米):均一纯净,分选好.  相似文献   
24.
南黄海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的形态标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得1989年采于南黄海的样品,通过实体显微镜、反应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自生黄铁矿的集合体形和晶体形态进行研究,结合前人成果,对现代海底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集合体进行形态分类和成因-形态分类,在此基础上讨论其特征形态的成因及标型意义。研究表明,自生黄铁矿集合体形态可以分为聚莓、单莓和细粒3种,其中前二者可作为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和层控或沉积成因矿床黄铁矿集合体形态标型;成因-形态分类将黄铁矿集合体分为两  相似文献   
25.
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北纬17°00′—24°00′,东经106°00′—118°00′的南海北部大陆架和北部湾表层沉积物中碎屑矿物进行了研究。共分析了143个样品,重矿物粒径为0.25—0.063mm,轻矿物为0.25—0.1mm。 一、轻矿物组合及分布特征 本海区沉积物中轻矿物在0.25—0.063mm粒级中含量高,平均为99.35%,最高可达99.90%。  相似文献   
26.
南黄海中部沉积岩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根据南黄海中部所取得的3个术状样岩心资料,对该区域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中元素的变化反映了物源沉积环境的改变,为划分地层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地层的元素含量(Co、Cu、Ni、Pb)和元素与A1比值在地层分界处发生突变,表明元素组合分布曲线可对地层进行分层;研究分析表明该区域Co、Ni、Pb和Si 可作为地层的特征元素。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与黄河、长江沉积物的富集因子可较好地用来  相似文献   
27.
济州岛西北部的反气旋型涡旋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992年以来采自南黄海的沉积物样品和199御的南黄海水文调查资料,采用地层对比、沉积动力及环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济州岛西北海域反气旋型涡旋流型的环流性质、其下方泥质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与南黄海中部的气旋型涡旋沉积进行也深入的对比。结果表明,反气旋和气旋型沉积物翥阳细粒的泥质沉积,是在沉积动力较弱的低能环境下生成的,但它们之间 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反气旋型涡旋的沉积厚度大、粒  相似文献   
28.
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火山型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9.
南黄海中部沉积岩芯的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及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测定南黄海中部两个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有孔虫、介形虫和“C年代,对其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环境和地层年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有孔虫组合表明研究海域为近岸一浅海环境,其含量从下到上由缺失到出现近岸、浅海有孔虫,反映了沉积环境由陆相到滨岸相、浅海相环境的变迁;孢粉组合反映的古气候也同样经历了针、阔叶混交林一草原,到阔叶林或以阔叶树为主的针、落叶混交林的变化,反映出气候由冷干到暖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柱状样沉积物下部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上部属于全新世。  相似文献   
30.
MAGMATIC EVOLUTION OF OKINAWA TROUGH DURING ITS EARLY SPREADING STAG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kinawa Troug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typical backarc spreading basins because the acidic vol-canic rock(pumice)i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it.Systematic minera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tudy on arepresentative core(Z14—5)to characterize the 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Trough during its early spreading stage showed that the pumice magma was originally from the mantle,but underwent full crystalliz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was possibly contaminated by crust-derived material.With time,the acidic volcanic ac-tivities of the Okinawa Trough have an evolutional tendency of shifting to relatively basic magma activity.With further spreading of the Trough the magmatic activity will be intensified and the crust of the Troughwill develop from the transitional type to the oceanic 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