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大亚湾核电站进水口和澳头港试验挂板上的周年样品(1986年12月—1987年11月),共鉴定出附着硅藻123种和变种,隶属38属。核电站进水口和澳头港试板上的主要优势种不同,附着量年高峰出现的时间亦不同。文中并对硅藻的集群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厦门港微型浮游生物叶绿素的分布和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于1989年2月-1990年2月,运用分光光度法对厦门港各大小类群浮游生物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微型浮游生物(3-20μm)是初极生产者中的最主要组成者(叶绿素α平均占74.7%);小型(20-20μm)和极微型(<3μm)浮游生物不是重要类(平均占18.0和7.3%)。因此认为,在浮游植物定量研究中用采水方法采集浮游植物比用网采方法更客观。微型浮游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春季>秋、冬季。  相似文献   
23.
在西沙群岛潮间带底栖硅藻的研究中发现了1个新种──三波胸隔藻Mastogloiatriundulatasp.nov.和5个新记录:楔形胸隔藻Mastogloiacuneata(Meister)Simonsen,红胸隔藻椭圆变种Mastogloiaerythraeavar.ellipticaVoigt,,红胸隔藻格鲁变种MastogloiaerythraeaVar.grunowiiFoged,缢缩棒杆藻小形变种Rhopalodiaconstrictavar.minorKrammer和具盖棒杆藻伸长变种Rhopalodiaoperculatavar.productaGrunow.  相似文献   
24.
硒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细胞中的累积和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硒对纯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细胞生化组成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当硒浓度低于50mg/dm3时,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低浓度下(<10mg/dm3)可促进其生长;当硒浓度超过50mg/dm3时则起抑制作用,高浓度对藻体起毒害作用。藻细胞中总硒含量与培养液中的硒浓度有关,在0~40mg/dm3范围内,硒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0mg/dm3的2.50×10-5(m/m,dw)到40mg/dm3的231.45×10-6(m/m,dw),至50mg/dm3,又开始降低为174.26×10-6(m/m,dw);硒在S.platensis生化组成中的分布,以蛋白质含量为最高,可达总硒的49.22%~71.49%,而脂类及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中的含量则较低,分别为总硒含量的3.59%~6.18%和1.45%~2.56%,硒在各组成中的含量与培养液中的硒浓度有关,其变化趋势与总硒含量的一致。  相似文献   
25.
方格罗氏藻[Roperia tesselata(Roper)Grunow]的壳面外形和壳缘构造多样,笔者在南海晚第四纪的三个柱状样沉积物中都采到,统计1303个壳体。分析结果表明:在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圆形,壳缘平滑无齿状隆起线的壳体占绝对多数;在间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卵形,少数近圆形,壳缘具齿状隆起线的壳体明显增多。因此,该种壳面的两类不同形状和构造的数量差异,可应用于探讨南海晚第四纪古气侯旋回。  相似文献   
26.
厦门港硅藻的新种和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福建厦门港硅藻进行的研究中,订立3新种:缢缩龙骨藻Tropidoneis constricta和长脆杆藻延长变种Fragilaria longissima var,protenta,以及发现了在我国首次记录的3个种:霍氏脆杆藻Fragilaria heidenii、大洋脆杆藻F.oceanica和斑点海链藻Thalassiosra punctigera。  相似文献   
27.
福建省九龙江河口西起石码镇,东至大担岛(24°20′—24°30 N,117°49′—118。10′E),全长约35公里,是个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区域,水体盐度随淡水和海水混合程度不同而成梯度变化。该区西部的石码镇,水体盐度小于2‰,东部大担岛一带水域盐度约为25—32‰。雨季,盐度普遍降低;旱季时,盐度随之相应升高,本区气候属亚热带,  相似文献   
28.
在西沙群岛湖间带底栖硅藻的研究中发现了2个新种。Amphorapunctatasp.nov,Amphoramicrometroidessp.nov,1个待定种和Am.af.castellata等14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29.
福建沿岸(冬季)微型硅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年冬季在福建三都湾、福清、海坛岛、莆田、湄州湾、厦门等地的采样中发现:所有采集点的微型硅藻的种数占鉴出种数的92%,都超过小型硅藻,证实了微型硅藻是整个硅藻群中一个宏大的微观世界。然而以往的硅藻研究却因光镜分辨率的限制看不清而遗漏了这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本项研究共发现并鉴定了47种,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它们是:Hantzschia spectabilis,Navicula crucigera,Navicula spicula和Nitzschia af.rosensteckii.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在实验室培养和规模化中试培养条件下,在其培养基中添加20×10-6Na2SeO3后,硒在其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及对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在细胞中的质量比可达126.7μg/g(实验室培养),甚至高达606.5μg/g(中试培养),其中主要分布于细胞中的蛋白质中,占总硒的69.4%(实验室培养),甚至可达94%(中试培养),比对照组增长了33.4%;糖类和脂类中硒仅占小部分,糖类1.4%,脂类2.7%~3.5%。20×10-6Na2SeO3的存在没有影响极大螺旋藻的生长,生物量反而提高了6.0%;其中糖类提高了49.6%,脂类25.0%,但蛋白质下降了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