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取大庆油田一区块进行了本源微生物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从该区块油水井采集的样品,模拟地层的生态环境,采用不同激活剂体系激活地层水中的本源菌,分析不同时间的本源菌数量变化、pH值变化、气体产物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所选区块地层水中含较高数量的腐生菌、烃氧化菌、发酵菌、产甲烷菌及硫酸盐还原菌,在控制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情况下,具有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通过激活硝酸盐还原菌,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激活剂A体系中硝酸盐还原菌数量达106~107个/mL,而硫酸盐还原菌仅0~45个/mL;C,D激活剂能有效激活产甲烷菌,生物甲烷在轻烃气体中相对含量达80%;B激活剂有利于产酸微生物的繁殖,使培养液的pH值从7.5降低到5.0左右;各种激活剂体系均可以激活降解原油微生物,从气体产物色谱分析可知,产物中有低碳数小分子轻烃生成.从轻烃中甲烷含量及产甲烷菌数量分析,只有通过产甲烷菌的活动才能生成甲烷.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激活剂,可以定向激活本源菌群中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22.
从岩心相,测井相,沉积展布几个方面对文安斜坡东营组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将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定义为河流相。通过对研究区岩心相的详细分析,认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边滩微相、天然堤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在岩心相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对沉积相响应较好的三类测井曲线,得出了研究区的测井相模式。根据对该区东营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以河流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为主,河道类型主要为曲流河至网状河,总体上呈由东向西方向展布,由早期的河道向下侵蚀作用为主到中晚期的河道侧向侵蚀作用为主,向湖盆方向河道变宽变浅直至消失,呈泛滥平原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泛滥平原化河流相的相模式。  相似文献   
23.
在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古构造演化的研究中,常常遇到塑性层的不规则变形而使得剖面难以达到平衡的问题,利用分层组合法可以消除塑性层所造成的影响。将盐上岩层和盐下岩层分开平衡恢复,然后利用二者控制盐层并组合到一起,以此控制塑性层的变形幅度,使剖面达到平衡状态。分层组合法运用到针对川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的构造演化研究的平衡剖面技术中,较好地消除了塑性层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古构造的形成经历了早期拉张、中期过渡、后期挤压的受力变形过程,由此而形成了早期发育正断层、中期构造发生反转、后期大量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构造特征,嘉陵江—雷口坡组厚达500 m的膏盐岩层在变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滑脱、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4.
辽河油区外围龙湾筒凹陷碎屑岩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区龙湾筒凹陷的碎屑岩以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和裂缝。最有利的储集空间是粒间孔隙。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泥质含量、颗粒分选性和成岩作用三个方面。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矿物成分的转化和重结晶作用;其中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作用。龙湾筒凹陷碎屑岩分布广泛,且具有形成中小型油藏的能力,是辽河油区外围盆地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5.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界断裂划分为同生逆断裂、后生同生逆断裂和后生断裂 ,背斜发育有同生断展背斜、后生断展背斜及生长背斜 ,昆北断阶区褶皱发育演化序列为同生断展背斜之上叠加了生长背斜 ,一里坪坳陷、茫崖坳陷褶皱发育演化序列是后生断展背斜上叠加了同生断展背斜 ,同生断展背斜之上又叠加了生长背斜。新生代生长构造格架由三期生长构造组成 ,古近纪—早上新世逆同生构造、中—晚上新世逆同生构造和中—下更新世生长背斜组成 ,不同构造单元构造格架组成略有不同。三期生长构造是由E—N12 盆地基底扭压整体拗陷作用、N22 —N3 2 盆地基底扭压差异拗陷作用和Q盆地基底扭压缓慢拗陷作用而形成的。构造圈闭主要有同生断展背斜、后生断展背斜、生长背斜、断鼻等 ,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主要分布在昆北断阶、茫崖坳陷。同生逆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利于油气的运移、聚集 ,位于油源区附近的同生和后生断展背斜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26.
濮城油田沙一段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层的产能,注水效果及石油采收率。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的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作了系统研究,该区储层的非均质程度以严重非均质型为主,层内夹层多,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隔层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油田开发以层内矛盾为主,所以研究层内非均质特征能为揭示砂体展布及合理划分开发单元,选择注采系统,为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二、三次采油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7.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长江中下游苏、皖、赣、鄂一带属古生代扬子地块被动大陆边缘的东南缘,通过该区64条古生界剖面的实测、分析和对比,得出该区古生界寒武、奥陶、志留、石炭和二叠系等地层中的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条带和结核以及磷矿层和磷结核等沉积是古特提斯海中上升流作用形成的。上升流水体中富营养盐和SiO2,在古生代低纬度的扬子地块东南缘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缺氧事件,形成上述硅质和磷质沉积以及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石煤和磷矿层等,由于上升流水体富营养盐和SiO2,生物化石属种丰富,个体大,多营底栖或固着浅海底生活,硅质生物放射虫等丰富。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与上升流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可见它们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上古生界油气发现于苏北及南黄海,因而,这一区域是与上升流沉积有关的、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