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641篇
海洋学   212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特性与耐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东目前推广的4个香蕉良种以及粉蕉和大蕉进行切片显微观察,并结合低温处理的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香蕉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值)与品种的耐寒性密切相关,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作为香蕉耐寒性的鉴定指标,供试品种耐寒力强弱依次为粉蕉、大蕉、威廉斯(8818)、“巴西”、“93-1”、广东二号(63-1)。  相似文献   
992.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渔场分布与海面高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锋  陈新军 《海洋科学》2008,32(11):88-92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鸢乌贼(Sym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调查的数据,并结合海面高度,利用Marineexplorer4.0软件对渔获量分布及其与海面高度图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高渔获量的中心渔场大多分布在海面高度Hss≤0的附近海域,在Hss≥0的附近海域有一定的渔获量。研究认为,中心渔场分布在冷暖涡的交汇处,但是渔场的中心偏向于Hss≤0的冷水涡一侧。  相似文献   
993.
东昆仑三叠系下、上浊积扇体的识别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昆仑三叠系下、上浊积扇体产在下、中统闹仓坚沟组的下、上部,下、上浊积扇体发育较好。下浊积扇体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上浊积扇体可划分为内扇→外扇→中扇。下、上浊积扇体的沉积学、常量、稀土地球化学的特征也表明其构造古地理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相关。下、上浊积扇体的发现,对东昆仑三叠系各方面深入研究具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The extremely heavy Meiyu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20 features early beginning, extremely late retreat, long duration, and a dramatic north-south swing rain bel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key point of the extremely heavy Meiyu is the long duration of precipitation.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phased variation is researched here by analyzing the phased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Tibetan Plateau, the sea surface te...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古塔具有重要的文物、旅游和科研价值。为更好地保护黄土地区的古塔,基于工程实践,剖析了古塔地基勘察要点及主要病害成因,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古塔的地基勘察时除查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外,还应查明塔体的病害特征、基础类型、原地基处理方式与效果,分析病害成因,提出维修加固建议,勘察过程中也应避免对塔体地基的过大损坏。塔体原地基处理效果达不到现代规范要求、天然土层具有湿陷性及承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是黄土地区古塔倾斜及地基变形的常见原因,地基受水浸湿加剧了地基变形。加强防排水、加固周围地下洞室、治理影响塔体地基稳定的斜坡是黄土地区古塔保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遥感影像理解智能化系统与模型集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理解是当前遥感地学分析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智能化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指出了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向基于多特征单元为分析对象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分析过程中更好的融合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多特征单元遥感影像分析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处理的基本思想。并对如何建立基于知识智能计算的多特征单元遥感影像分析理解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概念框架图。  相似文献   
997.
目前对岩溶湿地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湿地类型,缺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岩溶湿地植被高精度识别的研究,但岩溶湿地同其他湿地类型一样,湿地面积退化严重,亟待需要解决。因此,本文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湿地退化较为严重的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部分核心区域作为研究区,以DJI大疆御Mavic Pro无人机航摄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泛化能力强、分类精度高的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实现了会仙岩溶湿地植被的高精度分类,探究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在岩溶湿地植被识别中的适用性,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于岩溶湿地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技术参考。首先,在eCognition Developer9.0中利用多尺度迭代分割算法对影像图层进行分割;然后,基于以往在进行面向对象分类研究的经验来指导我们进行特征选择,充分考虑了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植被指数、无人机遥感数据派生的研究区数字地表模型(DSM)和几何特征;最后,在RStudio中实现了随机森林算法参数的调优、模型的构建以及分类。结果显示,面向对象随机森林算法对会仙湿地植被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在95%置信区间内总体精度为86.75%,Kappa系数为0.83。在单一典型岩溶湿地植被识别精度中,狗牙根-白茅-水龙植被群丛的用户精度在90%以上,生产者精度高于80%,竹子-马甲子-桂花生产者精度高于80%,但是用户精度较低,仅为70.59%。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认识以暖云强降水为主导的对流单体中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利用加入了起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模拟了2017年5月7日广州局地突发的以暖云降水为主导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讨论了此次过程中一个单体成熟发展阶段的电荷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 表明,此次以暖云降水为主导的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单体对流强度较弱,云顶高度低...  相似文献   
999.
以福州盆地广泛存在的3层结构性软土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三者的沉积特征及常规物理力学性质,然后利用共振柱试验仪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固结应力下动力试验,得到不同结构性软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阻尼比λ,通过数值分析给出其阻尼比λ与剪应变γ关系曲线,进而分析不同结构性软土试验结果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动阻尼比λ与剪应变γ关系与固结应力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剪应变0.00001~0.01范围内三层结构性软土λ-γ曲线差异较大。试验成果为进一步了解福州盆地土层地震效应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那邦地区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那邦地区三个花岗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分别给出了55.0±0.5 Ma、50.4±1.3 Ma以及51.6±1.1 Ma的结晶年龄,其εHf(t)介于-6.7~ +7.8之间,具有壳幔双源特征,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0.63 ~1.55 Ga.上述年龄的获得表明滇西那邦地区原划为前寒武纪的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于新生代.经与邻近腾冲-梁河花岗岩带及西藏冈底斯岩浆带的年代学对比,认为沿冈底斯-那邦地区存在广泛的始新世岩浆事件,其成因可能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