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要凤兰 《探矿工程》1995,(3):44-44,55
运用计算机编程实现参数化绘图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要凤兰1概况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微型机CAD技术更是异军突起,迅速普及。在众多的微型机CAD软件中倍受青睐的软件之一是美国的AutoCAD通用软件...  相似文献   
102.
伶仃洋海底浅层气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层气主要分布于河口和陆架海区的浅沉积层中,是一种会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也发现了浅层气。由于伶仃洋沿岸经济发达,海底管线、跨海大桥及港口码头堤坝等近岸海底工程构筑极多,海底浅层气威胁到海洋工程的安全。2003~200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使用浅层剖面测量系统、单道地震系统、旁侧声纳扫描系统、海洋环境多参量测量系统和钻探设备,对珠江口伶仃洋的海底浅层气进行了综合调查。文章借助于调查资料和样品测试结果,并通过反演,确定物探剖面显示的反射模糊区即为含浅层气区。伶仃洋海底浅层气主要成分为CO2和CH4两种气体,地层含气量较低,无大量溢出现象,但在海洋工程建设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3.
河南前河金矿蚀变岩磁化率特征与金矿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前河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和围岩呈渐变接触关系,界线模糊,但矿体、围岩和各种蚀变岩的磁化率有着明显的差别,利用WCL-1便携接触式磁化率仪对前河金矿各中段和勘探线的蚀变岩进行了系统的磁化率测量,各典型蚀变岩的磁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绿泥石化(Ch)→硅化绿泥石化(Si Ch)→绿泥石化硅化(Ch Si)→钾长石化(Kf)→硅化(Si)→黄铁绢英岩化(Py Se Si)。蚀变岩磁化率与其金矿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总体上呈负相关的相关趋势。绘制了78和83勘探线的磁化率剖面图和矿区磁化率-金品位等值线垂直纵投影图,初步预测了矿区的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4.
要梅娟  刘家军 《矿物学报》2007,27(Z1):312-314
石英是金矿床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高度稳定,用低灵敏度的研究方法很难得出提供地质成因信息的晶体结构参数的微小变化,但热释发光分析在某些情况下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利用石英热释光特征所提供的的微观矿物学信息辅助解决矿脉含金性评价、矿床成因类型鉴别及成矿阶段划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陈光远等,1984,1989;李胜荣等,1993).本文对河南前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各类型蚀变岩中石英热释光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类型蚀变岩特别是黄铁矿绢英岩化安山岩和矿石石英的热释光特征与早期、晚期蚀变岩中的石英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不但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社会学的规律,而且还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对策问题,让社会科学来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服务,以此来不断推动地震社会学的发展和地震灾区社会调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6.
地下管线探测对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多排热力管道因其走向一致,间距较小,用电磁法探测时地表的电磁场类似面电流磁场分布,容易造成位置和埋深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以实际工作为例,提出两种解决方法,经实际检验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可准确、高效地确定多排热力管道的位置和埋深。  相似文献   
107.
地-井瞬变电磁法(SHTEM)是指场源在地面激发, 接收线圈在钻井中观测瞬变响应, 用以勘查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方法. 从等效涡流环方法原理出发, 计算了等效涡流环与Rx之间的互感系数以及感应电压. 通过建立组合薄板导体的数学模型, 计算模拟地下存在多个薄板状良导体组合情况下的起响应叠加场, 以研究组合导体的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响应, 并分析这些异常响应的特征及规律. 认为钻孔在距离多个组合薄板状矿体较近的情况下, 通过地-井瞬变电磁测量能够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108.
珠江口盆地YZ气田群位于陆架边缘区域,气藏埋深大于3 000 m,构造研究面临水深变化大、表层低速泥岩厚度变化大、小范围浅层气等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气藏顶界深度精细预测难度大,给气田开发方案实施带来风险。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 首先,沿目的层及其上部地震反射标志层横向加密拾取地震速度谱,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其次,利用已钻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后的速度对地震速度进行宏观校正,消除井震速度系统误差,应用校正后的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初始深度构造;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明确井点处剩余误差的主要来源,以相关性趋势面为约束,结合井点剩余误差编辑误差网格以校正初始深度构造。最后,通过校正井点残差得到较高精度的深度构造。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该方法预测的构造深度和开发井实钻深度的误差由原来的10~40 m降至10 m以内,成功提高了目标区构造预测精度,有效指导了该区开发井的设计和实施,降低了气田开发的风险。因此,对于类似地质条件下油气田,其构造精细研究不单是唯数据驱动的速度分析及偏移成像,认清构造影响因素并予以消除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9.
航母运动姿态实时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航母运动姿态极短期预报对飞机安全起降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对飞机起降安全的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艏前波法。显著地增加了有效预报时间。在以往航母运动姿态极短期预报方法中,大都是根据航母运动姿态的历史数据来建模,预报都未用到有关海浪的信息。艏前波法是基于建模理论而提出来的,既用到航母的历史的观测数据,又用到波的有关信息。本方法使用简单,不仅可以保证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安全起降,而且可以提高飞机活动的极限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0.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的分布规律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人们称这些沙体地貌为流动沙波,它们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陆架实侧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砂和中细砂大面积覆盖区,其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8~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其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对海底工程实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