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恒温层深度的预测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等密切相关,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研究工作进展较慢。通过探讨恒温层深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导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负相关;地表与大气间表面传热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弱正相关;大气温度年振幅与恒温层深度呈正相关;导温系数与恒温层深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介绍并验证了一种土壤恒温层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了全省不同地貌单元恒温层深度的理论值。全省恒温层深度介于10.5~23.8 m之间:陕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0.5~23.8 m;关中盆地恒温层深度为11~17.4 m;陕南地区恒温层深度为11.7~18.6 m。该研究系统地划分了陕西省区域恒温层的深度范围,为陕西省"绿色"追赶超越政策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2.
摄食水平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于 1 995年 6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桥繁殖场采集异育银鲫自繁鱼种(体重为 1 .2 6± 0 .0 5g) ,采用生长实验的方法 ,在 30℃水温下 ,测定其从饥饿到饱食 6个摄食水平下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 ,鱼体干物质和能量含量、表观消化率呈上升趋势 ;湿重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线性上升 ,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对数增加 ;饲料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增加而增加 ,达到最大值后维持不变。排泄能和总代谢耗能占摄入食物能的比例不受摄食水平的影响。最大摄食水平下的能量收支式为 :1 0 0C =1 2 .32F 3.2 1U 63.74R 2 0 .72G ,式中 ,C为食物能 ,F为粪便能 ,U为排泄能 ,R为代谢能 ,G为生长能。  相似文献   
163.
塔里木河中游滞洪区的形成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6,他引:16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内陆干旱区,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1321km.近40a来,在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 孔雀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来水量未减少,且在20世纪90年代增加7%的情况下,由于源流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粗放型农业,补给塔里木河水量以年平均2500×104m3的速率减少,加之中游区新生滞洪区耗水严重,进入下游的水量锐减.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被大西海子水库几乎全部拦蓄,导致最下游320km河道断流近30a,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退,沙漠化进程加快,"绿色走廊"危在旦夕,生态环境恶化,已影响到流域人类的生存安全.  相似文献   
164.
北大巴山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长林  何将启 《地球科学》1999,24(3):246-250
北大巴山地区早古生代产有两类硅质岩,一类为层状硅质岩,富Cu,Zn,Ba,U,P,Ni而贫Mn,ω值很高,ω(LREE)/ω(HREE)值低(0.330-0.990),负Ce异常明显,稀土分布曲线呈V字形,其成因与火山活动有关,形成于深海环境,另一类为硅质结核,贫Cu,Zn,Be,U,P,Ni而富Mn,ω(ΣREE)值 ,ω(LREE)/ω(HREE)值高(3.390-3.920),无负Ce异常,  相似文献   
165.
文章建立了基于真实场驱动的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 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首先, 利用2006—2008年卫星遥感数据及2006与2008年夏季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模型能较好地再现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 较好地反映出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以内。琼州海峡东部海域和汕头海域浮游植物垂向分布较为均匀, 上升流的贡献均达到90%以上, 表层水平平流输送是浮游植物主要的汇, 生物过程是浮游植物的源。珠江口和汕尾海域浮游植物存在表层和次表层两个高值区, 羽状流贡献35%~40%, 主要促进表层浮游植物生长, 而上升流贡献60%~65%, 主要促进中底层浮游植物的生长。粤西海域上升流对浮游植物的贡献占92%, 主要促进中底层浮游植物生长, 而表层浮游植物浓度极低。整体上, 夏季南海北部上升流和羽状流主要是通过输送营养盐的方式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上升流对营养盐的输送作用是向岸方向的爬升输送和平行于等深线的沿岸流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跃层的存在改变了营养盐的垂向输送过程, 是导致上升流和羽状流过程对不同水层浮游植物贡献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整体而言, 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差异是以上升流、羽状流主导, 环流—营养盐—生物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6.
甘肃省的汞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世界和我国汞锑矿的成矿带的划分和基本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的汞锑矿成矿带进行了划分,并说明其分布特点和产地。进一步对甘肃汞锑矿的产出地层时代、围岩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构造、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回顾了甘肃的汞锑矿勘查简况,提出了对甘肃的汞锑矿找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7.
Cottonseed meal (CM) was used at up to 36.95% content in the diet (replacing 60% of dietary fish meal protein) without any negative eff 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pre-adult grass carp (initial body weight, 761 g) under outdoor conditions. A culture trial was conducted in net cages installed in a large concrete pond. Seven isonitrogenous and isoenergetic diets containing a gradient of CM concentrations (0, 12.2%, 24.4%, 36.6%, 48.8%, 54.8%, and 61.0%) as replacement for dietary fish meal protein (0, 20%, 40%, 60%, 80%, 90%, and 100%) were formulated. Dietary non-resistant starch (from maize) was inverse to dietary CM.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fish fed the diets containing CM replacing 0–40% fishmeal protein were not aff ected after the 6-week feeding trial. Accumulation of hepatopancreatic total gossypol in the hepatopancrea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free gossypol content in the diets (HTG=88.6+1.5×DFG, R 2=0.89, P<0.05). Intestinal α-amylase and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activities rose along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CM level. The structure of the mid-intestinal tissues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enterocyte microvilli were normal when dietary CM was <36.6% (60% protein replacement). Increasing dietary CM content increased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 but decreased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cholestero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albumin (P<0.05).  相似文献   
168.
针对1 m太阳望远镜导星镜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在跟踪过程中的相对变化对光电导行系统的影响,从数值模拟和实测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介绍1 m太阳望远镜及其光电导行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建立主镜镜筒的基本有限元模型,分析弯沉随镜筒指向高度的变化规律,模拟有弯沉存在时引入的跟踪误差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该望远镜的系统结构,提出了望远镜光轴相对于导星镜光轴变化的实测方法.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获得了望远镜光轴相对于导星镜光轴变化随镜筒指向高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9.
介绍了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及阻燃机理,包括固相阻燃机理、气相阻燃机理和协效阻燃机理。列举了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简述了硬脂酸及其盐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评测手段。对改性氢氧化镁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0.
2000年11月和2001年6月,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所收集的样本,对抚仙湖和星云湖水系氮和磷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星云湖的氮磷总量处在一个高浓度状态,并伴随着蓝藻水华的大爆发,而抚仙湖的氮磷总量浓度是星云湖的二十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在雨季,抚仙湖的溶解磷和磷总量随着深度而增加,这暗示着下层滞水带对有机磷微粒活跃的降解作用以及由雨季地表径流增加而带来的大量的土壤矿石的沉积。在已测量和已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检查对星云湖和抚仙湖氮磷总量的预测。星云湖大部分外来的磷和氮从一个出口流出,但是估计进入抚仙湖97%的磷和25%的氮被埋藏在沉积物里。反硝化作用可能是抚仙湖中余留总氮耗损的原因。减少来自汇流区的总氮和总磷负荷是保护星云湖和抚仙湖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