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5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测绘学   573篇
大气科学   448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1853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282篇
自然地理   51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利用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将基于模型的动态系统分析和基于统计特性的多尺度信号变换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的带乘性噪声系统的多尺度最优滤波融合算法。并用计算机仿真说明了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苏北盆地是我国西部内陆与东部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地区的气候演变历史对揭示东亚季风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对苏北盆地XH1钻孔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彩度指标Ca*b*的研究表明,Ca*b*对降水的变化反应敏感,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夏季风强度和气候暖湿程度的变化。结合磁化率、有机碳和孢粉指标,揭示苏北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9个明显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旋回,并且可以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黄土记录进行良好的对比,同时在某些阶段和长期演变趋势上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总体上,从中更新世中期开始苏北盆地变得越来越冷干,气候冷暖波动幅度增大,最后4个冰期旋回尤为醒目。  相似文献   
993.
油样品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角同步荧光法(VASF)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种特殊形式的荧光光谱,在用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多种组分的同时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实验得到的原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数据EEM(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引入二维三次卷积插值,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所选扫描路径中各数据点的荧光强度值的获取,编写了用于模拟所选扫描路径下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VASFS(Variable-angl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um)的VAS-FS程序。此程序为三维荧光光谱和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获取和分析提供了1种模拟方法,也为可变角荧光分析中最优扫描路径的选取提供了1种快捷、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关于拖网选择性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渔业资源的下降,除了通过渔业法规严格管理渔业生产行为外,更应该使用高选择性的渔具。拖网是1种选择性比较差的渔具,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提高拖网选择性对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影响拖网选择性的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95.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岸海域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复合带,防治其污染应该是社会、经济的、管理的综合防治。本文分析了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并就调控的目标、切入点、动力、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构筑了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模式。  相似文献   
996.
分类法是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文气象上用得较普遍。目前不少水文气象要素场的分型研究工作,是根据场的外型特点进行分类,缺乏明确的成因物理基础;而且结果可因人而异,分型指标缺乏客观性和定量性,影响了规律性的正确揭露及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处理检核的时空阻隔问题一直是制约大地测量数据生产效率的瓶颈,提出建立基于GPRS网络的大地测量数据的传输处理系统,详细设计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以及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可实现外业端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和内业自动检核处理,提高大地测量数据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8.
铜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组织蓄积、分配及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 ,研究了海水中Cu在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 ,海水中总有机碳 (TOC)浓度、配体种类对铜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海水表观络合容量 (ACuCC)的关系。结果表明 ,Cu浓度为 0 .5mg/L时 ,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 ,第 1 3天均达吸收平衡 ,此时Cu蓄积量 (mg/kg)为内脏 971 .89>肌肉 2 0 4 .99>鳃 90 .0 4。染毒 1 3天牙鲆在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 :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Cu蓄积量下降 ,第 8天接近排放平衡。此时各组织Cu排出率为 :肌肉 89% >鳃 86.5 % >内脏团 83.7%。海水中TOC浓度、种类对牙鲆Cu蓄积有明显影响 ,当TOC浓度相同时 ,孔石莼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Cu在牙鲆组织内吸收和蓄积量 ;当TOC种类相同时 ,随TOC浓度升高 ,各组织铜蓄积量均明显下降 ,表明海水TOC能降低牙鲆组织对Cu的吸收和积累。ACuCC随TOC浓度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 ,并与TOC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9.
台西坳陷新生界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对台西坳陆地层、构造及沉积环境等的分析研究基础上,指出台西坳陆上第三系中新统生油条件较好,下第三系西部稍好,东部较差.台西—台中凹陷西部为油气远景最有利区,台西—台中凹陷东部、南日岛凹陷、澎西凹陷次之.观音凸起、澎北凸起差.  相似文献   
1000.
春季东海表层水叶绿素a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科学一号”调查船1994年4月在东海10个断面上所进行的表层水连续走航观测资料(总航程3600km,47万个观测数据),研究东海表层水叶绿素α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0.01-100km)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绿素α含量在陆架区高,在外海抵;测区南部海域的含量一般高于北部海域。叶绿素α含量的分布形态变化很大,在某些外海深水区,叶绿素α含量连续百余公里没有显著变化,变化幅度小于0.2mg/m3;而在某些近海浅水区,叶绿素α含量在不到1公里范围内的变化幅度达1.5mg/m3。叶绿素α含量大体存在着三种不同尺度的变化:普遍存在的0.01-0.1km量级的小尺度小幅度变化;1-10km量级的与斑块分市相关的脉冲式变化;更大尺度的与水团生产力水平相关的变化。功率谱随波数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大幅度变化对应大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