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50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200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地区开展1/5万矿产调查时,在原划分为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灰岩中首次发现早泥盆世化石:牙形刺Pseudooneotodus beckmanni,Belodella resima,Belodella devonica,?Caudicriodus sp.;竹节石Nowakia sp.,?Homoctenus sp.;介形虫Tricornina sp.,Praepilatina sp.,Tetrasaculus sp.,Microcheilinella sp.,从而将这套缺少时代依据的地层确定为早泥盆世,归为泥鳅河组。  相似文献   
992.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中生代板块边界划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贤君  於文辉  单蕊 《地质学报》2010,84(5):606-617
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期间的碰撞形成大别-苏鲁造山带,这一碰撞结合带过黄海在朝鲜半岛的延伸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对于这一问题仍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类:①沿临津江带或沃川带或京畿地块进入朝鲜半岛;②没有延入朝鲜半岛.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区内两板块深部结合带位置可能与表层存在较大差异,这更加深了板块边界划分研究的复杂程度.本文总结了上述两个板块结合带划分研究的各类观点,回顾下扬子上、下地壳归属特征差异的主要研究进展,认为产生观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区内中新生代整体地质演化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可靠的深部信息,从而提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释是今后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方向,指出黄海地区海-陆构造关系为国内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三倍体金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蓝身大斑石斑鱼E. tukula♂)的细胞遗传特性。以静水压休克诱导的三倍体金虎杂交斑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DNA含量测定鉴定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对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进行红细胞大小、形态的比较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与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DNA含量的比值为1.45︰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长轴、短轴分别为二倍体的1.34、1.1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体积、表面积分别为二倍体的2.07和1.54倍(P<0.01),三倍体金虎杂交斑血细胞核长轴、短轴、核表面积、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的1.22、1.05、1.29、1.57倍(P<0.01)。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注射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为2n=48=2sm+46t, NF=50,三倍体金虎杂交斑的染色体数目为72,核型为3n=72=1m+2sm+69t,NF=75,未发现有性染色体。实验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提供了丰富生物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性中亚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色岩系矿床、斑岩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陆相火山岩金矿床、与富碱性侵入岩有关矿床和砂岩铜矿等几种重要的典型矿床类型在该成矿域均已有不同程度的发现,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该成矿域相继发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事实,说明中亚成矿域具有独特的成矿特点和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通过分析研究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对新疆及相邻地区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找矿方向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对CCSD主孔100~1100m范围内榴辉岩中单矿物的LA-ICP-MS分析,探讨了榴辉岩中单矿物之间的微量元素分配,发现超高压变质作用中石榴石和绿辉石之间Ti和C0的分配显著受Mg控制(如DCo^Grt/Omp=3.43DMg^Grt/Omp-0.34),而REE、Sr和Y的分配则受Ca分配所控制。绿辉石中REE、Pb和Th的含量则明显受超高压副矿物磷灰石的出现与否所控制。结合岩石学特征,对角闪石和绿辉石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角闪石主要是绿辉石退变质的产物。但退变质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不仅受原矿物控制,而且受退变质矿物组合类型影响。绿帘石的出现会显著降低共生角闪石中LREE和Sr的含量,而多硅白云母的分解则会增加角闪石中的Rb、Ba含量。另外,退变质过程中的流体活动也会影响退变质矿物中的LREE、Sr和Pb等。结合REE在榴辉岩各主要矿物间分配系数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我们推测部分石榴石边部MREE的富集特征可能反映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经历了短时增温作用,这可能是引起苏鲁地区榴辉岩相向麻粒岩相转变叠加现象以及超高压岩石经历部分熔融作用的重要原因。此外,榴辉岩中金红石Nb和Ta组成的高度不均一性为金红石形成于超高压变质阶段富Ti磁铁矿相变作用的成因机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96.
张郁  吕东辉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1):16-20,26
雨养农业中常常遭受水旱等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本文以美国玉米带为例,介绍美国政府应对旱灾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旱灾风险转移的经验,这对于受同样问题困扰的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而且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7.
砂岩铀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及其地质地浸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几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铀存在形式,份额比,粒度铀配分,并与中亚铀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成矿的差异性,最后对地浸决策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998.
邱高林  郭斌 《四川气象》2005,25(3):36-3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数据模拟的方法,分析因探空仪慢转对高空气象探测记录造成影响的情况,并结合了一次实际探空记录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在实践中用五九型探空仪,在其转速下低于3转/分时的情况下,所探测到的高空压、温、湿资料与转速保持在5~8转/分的情况下的资料,吻合程度较高。而转速保持在记录整理与否的临界点:2转/分时~500hPa以上〈2转/分,此时各要素的偏离程度已明显加大,对大气层结特征的反映,已失去指示性。  相似文献   
999.
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的分布式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数据集群技术,建立了我国不同时空尺度直接透射率的估算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的拟合精度。基于1km×1k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全面考虑了地形因子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实现了实际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的分布式模拟,计算了我国范围内1km×1km分辨率1—12月气候平均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地地形对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非常强烈,尤其是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和秋季;模拟结果可靠,可进行大数据量处理,适用于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00.
五台山区燕山期侵入岩与矿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该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是五台山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不同的侵入岩,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一个岩体往往形成“多位一体”的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