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正>《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的确定是在全面分析全省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在  相似文献   
122.
<正>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构建和谐辽宁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  相似文献   
123.
<正>荥阳市国土资源局立足于全市采矿权管理实际,采取集中联合、分包管理等多重措施,确保矿山监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该局执法监察大队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建立了矿山动态巡查机制,明确规定了动态巡查的主体、范围、职责,建立  相似文献   
124.
如何对强烈地震所引起的损失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已成为防灾减灾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综合利用粗糙集理论、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进行震害损失评估。采用粗糙集软件ROSETTA对数据进行前置预处理,以大型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为平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基于优化后神经网络的震害损失评估模型。数据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5.
本文运用GM(1,1)分解模型和ARIMA模型分别模拟柳林泉流量。根据影响特征将泉水流量变化分为两个时段研究:1957—1973年泉水流量处于自然状态;1974—2009年泉水流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运用第1时段的数据建模获得自然状态下泉水流量的模型,将模型外推,获得第2阶段自然状态下泉水流量,然后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减去同期实测流量,获得人类活动对泉水流量衰减的贡献。GM(1,1)分解模型的结果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柳林泉衰减量为2.26m3/s;ARIMA模型的结果为2.32m3/s;与同期实际衰减量2.27m3/s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44%和2.20%,表明两种模型都适用于泉水流量的模拟。对比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柳林泉流量衰减的贡献,两个模型得到同样结果,即人类活动的贡献是气候变化的8~9倍。实证研究显示,GM(1,1)模型适用于指数序列的模拟,对具有周期波动的泉水流量,可通过周期修正提高精度;而ARIMA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泉水流量相对于降水量的时间滞后效应,能比较准确地模拟泉水流量与降水量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6.
雪龙船南北极考察走航图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雪龙船南北极考察走航图”是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制作的成果。极地考察是一项全球性的重要的科学活动,雪龙船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表现雪龙船极地科学考察航行路线的走航图,将成为我国南北极考察活动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新形式和重要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27.
利用震后可以快速获取的余震信息,迅快速判定出地震重灾区的范围,为震后快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服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后12小时余震分布,以1小时为单位,分时段绘制余震空间分布图,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发震断层走向和地形地貌条件,与实际考察得到的烈度图进行比较,初步得出以下认识:震后3小时左右余震分布集中的区域可能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沿余震展布方向需要考虑震区地形地貌和降雨等次生灾害因素所引起的破坏;由余震分布范围来确定重灾区时,长轴方向需要参考发震断层的走向进行调整;依据震区居民点分布密度调整重灾区位置;考虑各种致灾因素的影响,综合判定重灾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8.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研究其降水来源对我国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诊断分析和拉格朗日模式模拟的方法,对高原涡引起的一次那曲强降水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那曲地区的水汽来源并进一步量化了水汽源区对研究区夏季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那曲上空上升运动强烈,且具备良好的水汽条件。有多次多个强对流云团相继生成,形成短时强降水。影响降水的绝大多数目标气块来自目标区域以南的相对较低的大气层,可追溯到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此外,青藏高原以西路径有一小部分目标气块来自中、低层大气。高层水汽主要为南亚高压反气旋输送。少数气块来自中国东部和南海。西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输送为本次那曲强降水的主要来源,水汽源区主要为印度洋、阿拉伯海、印度、孟加拉湾、新疆和中亚。来自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水汽对降水区起到了关键的水汽贡献,局地水汽贡献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9.
白龙江流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随着发生变化。本文根据白龙江上游4个站点的实测月径流量资料,分析了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与变化幅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965~1969年、1971~1984年和2002~2006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较强;白龙江上游集中度较小,集中度随时间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趋势。流域自上游向下游,在不同年代集中期均表现为逐渐缩短的变化趋势。Cm、Cm-max和ΔR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m-min随时间增加而增大。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龙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越来越低,逐渐由不均匀向相对均匀转变。  相似文献   
130.
本文简要介绍了World Wind平台架构和技术内核,设计了基于WW平台的飞行器轨迹演示系统,包括总体框架和主体功能,空间参数的计算方法与在线显示,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并给出了系统界面与演示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