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塔盆地地下水演化及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化学和地球化学模拟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金塔盆地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金塔盆地地下水矿化度(TDS)由最南端的398 mg/l过渡到东北部5 280 mg/l.盆地深层地下水由南部的SO24- - HCO3- - Mg2+型过渡到北部的SO24- - Mg2+型,浅层地下水北部为SO24+ - Na+型.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马金珠 《中国沙漠》2002,22(3):242-248
和田地区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依地表水的开发程度不同而变化。如果地表水引水率维持现状,则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的55.8%,截取的蒸发蒸腾量为604%,同时泉水的消减率为35.56%。若地表水的引水率达80%,渠系利用系数提高到0.55时,地下水最大可采量为天然补给量的59.7%,截取的蒸发蒸腾量为70%,而泉水的消减率为49.4%。地下水的开发必须与保护并重,首先应加强昆仑山区的冰雪资源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合理开发平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其次应积极预防地下水的污染及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同时必须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8,他引:29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统本身固有的不稳定属性,是系统结构、功能状态在人类活动干扰及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具有的敏感性、易变性和弹性的综合反映。可以以河川径流中冰雪融水比重、地表径流入渗占地下水补给比例、地下水补给强度、地表水的引用率等十项指标(IRRUDQELTS)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表明该区属地下水严重脆弱区,其中又以民丰县、皮山县为极端脆弱,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同位素指示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下水补给来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恢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大气降水氚值,并结合区域稳定同位素组合特征,揭示了区域地下水氚年龄的多解性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恢复的1963年核试验期氚高峰值达到2 100 TU,进入90年代平均为60 TU。1960年以来降水补给的地下水氚值都应大于15 TU,而1963年的高峰氚衰变至今应在200 TU左右。地下水实测氚值较低,表明由现代少量降水补给的地下水与大量的古水进行了混合。影响降水中δ18O和δ2H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月平均空气温度,对δ18O与δ2H的影响权重分别占到59.9%和57.0%。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较低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其补给主要是晚更新世较冷环境下形成的,来源于东南部的雅布赖山区,部分浅层地下水接受现代降水与河流的补给。   相似文献   
5.
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采样、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盐碱地、撂荒地和荒漠)土壤的水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率整体偏低,范围为5.35%~20.58%,土壤含盐量的平均值为47.02 g·kg-1,盐渍化程度严重。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表现为中等变异性,说明其易受到气候、地形、水文地质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盐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土壤含水率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较为复杂,但含盐量在垂直方向上主要表现为“表聚型”和“振荡型”。民勤绿洲各土层土壤水盐的水平分布均呈条带状分布,土壤含水率整体表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而土壤含盐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西北某核废物处置库选址研究的基础上,对放射性核素239Pu在研究区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入渗量少、岩土介质对溶解形式Pu的吸附作用强,在24万年的时间跨度内,239Pu难以穿越处置库下方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偏保守地考虑胶体可能促使Pu以水流速度迁移时,239Pu至迁移潜水面需480 a以上。研究认为,可溶性239Pu通过地下水途径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接受影响的可能性小;采用Kd模式可能导致对239Pu迁移速率的严重低估,应重视在水动力作用下239Pu胶体迁移景象的后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流域不同降雨侵蚀力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黎明  孙爽  王刚  张鹏  马金珠 《水文》2015,35(1):55-60
降雨侵蚀力不仅是评价土壤流失、输沙量和水质模型的重要参数,也是气候环境变化模拟中的重要参量。基于白龙江流域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雨观测资料,利用Renard等8个降雨侵蚀力模型分别计算白龙江流域降雨侵蚀力,并分析各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Renard-Lo年降雨侵蚀力模型误差最大为76.2%,周伏建月降雨侵蚀力模型误差最小为2.1%,月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结果在白龙江流域优于年雨量和日雨量模型结果。白龙江流域年平均侵蚀性降雨占年降雨量的34.5%~46.0%。年降雨量与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可以用幂函数拟合,各站相关系数均超过0.98。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于自然灾害易损性的基本构成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包括暴露性、敏感性和恢复适应能力,但对于其相互关系尚未有过深入的分析。易损性评价中多是将暴露性、敏感性和恢复适应能力等指标杂糅一起,或者虽然分开选择评价指标但在最后评价时依旧作为一体,没有对整个人地系统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针对泥石流灾害,尝试综合分析整个人地环境的暴露性、敏感性、恢复适应能力之间关系及其对易损性的影响,借鉴经济学中的C-D生产函数建立了易损性的评价函数。在近50 a研究区历史灾情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暴露性、敏感性的评价指标,并且由累积的各项损失情况确定敏感性评价指标权重,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出发对函数参数进行估计。通过对不同参数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人类社会系统的敏感性对于区域的易损性的贡献率约为0.8,远高于地质灾害暴露性的贡献率0.2。最后完善了生产函数的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当前研究区的泥石流易损性评价中,为未来如何减少区域泥石流的易损性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国际虚拟水研究的整体状况和研究热点,基于SCIE和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90—2016年国际虚拟水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荷兰、瑞士等国的研究实力较强,荷兰特温特大学等机构在全球虚拟水研究中处于核心引领地位。全球虚拟水研究的国际合作呈现一定地缘合作特点。中国虚拟水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与国际最高水平仍有差距,其质量和综合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氯平衡原理在降雨极其稀少的干旱区研究地下水补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H、O稳定同位素及含水量在包气带垂向的变化相结合,能够准确地计算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率.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2个钻孔剖面分别记录了过去574 a(B1)和812 a(B2)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在该地区,多年降雨量为89 mm,而补给量平均仅为1.3 mm/a,从B2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800 a B 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 个湿期.1500~1530年是干旱区气候突变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气候环境演化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界限,自此以后的漫长时间,干旱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