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测绘学   411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1173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162.
163.
鄂尔多斯盆地是古代湖泊沉积物大面积出露、且沉积构造保存十分完好的世界少数巨大型内陆盆地之一,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含煤、油、气等多种能源矿产,有C—P、T和J三个时代的煤层,仅陕西境内煤资源总量即达9096.72亿吨。其中侏罗纪煤极为丰富,煤质优良,探明储量达1465.46亿吨。研究区内延安组(J_(1-2y))含可采煤九层,累计单孔见煤最大厚度21.26m,远景储量1234.76亿吨。在地质矿产部组织的“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聚集规律及与油气的成因联系》统一规划下,由陕西省地矿局第八地质队聚煤规律组李智民负责,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陕西榆林横山至内蒙古乌审旗一带侏罗纪聚煤规律及资源评价》的二级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4.
本文用一个二维模式,实施了三组数值试验.初步分析了背景流的改变对植被带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背景风场强度适当时,植被——裸地下垫面属性的非均一性激发的次级环流会显著增强.背景风强度与次级环流强度之间呈非线性联系.  相似文献   
165.
166.
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宗絮  郭才华 《地震地质》1991,13(4):369-376
冀东地区的古老变质岩系是一个出露的大陆地壳断面。根据变质岩系的变质相、亚相的研究和地质温压计计算的结果推定的深度,并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以及笔者测定和前人的岩石高压下波速实验资料提出了本区大陆地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下地壳由麻粒岩相岩石组成,上部为角闪石麻粒岩亚相的中性成分的麻粒岩,下部为辉石麻粒岩亚相的基性成分的麻粒岩构成,底部夹有透镜状蛇纹石化橄榄岩以及紫苏花岗岩。中地壳主要由高角闪岩相的中性-中酸性成分的片麻岩、片岩构成,顶部为低角闪岩相的片麻岩、片岩,广泛发育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体,含隙间高温流体相(fluid phase),形成高导-低速层。上地壳主要为绿片岩相(部分低角闪岩相)的板岩、千枚岩、片岩、变粒岩以及花岗岩组成,顶部为沉积盖层  相似文献   
167.
168.
本文用一维分层模式理论分析了地面降雨、尖端放电、对流运动以及云外电导率变化对雷暴电结构的影响。分析指出,云内对流强度明显地影响着雷暴电结构,强烈的地面降雨和尖端放电可使地面电场强度显著减小,甚至极性翻转。闪电和云顶附近的下沉气流是维持雷暴向上提供充电电流的重要条件。在雷暴中,对流起电机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69.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后指出,银洞坡大型金矿所在的河前庄背斜连同该背斜转折端和两翼所发育的各种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均形成于主成矿期之后,不具前人所认定的控矿意义,其演化系列是:河前庄背斜→含矿共轭平移断层→无矿共轭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断层系,除含矿共轭平移断层之外,它们主要起改造矿体的作用。其中河前庄背斜起有利的改造作用,而各类断层主要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0.
本文研究讨论了吴尔夫网(吴氏网)求解地震断层错动时产生的柯里奥利力(简称柯氏力)的方向及其在断层面法线、倾斜方向和走向上分量问题。在空间上用数学方法直接处理柯氏力的方向及分量比较繁琐复杂,且难于表示,而用吴氏网作为工具处理这些问题时就显得快速简便,诸要素都集中于一图上,空间直观性很强。文中还以唐山大地震为例实际处理了唐山地震断层两盘产生的柯氏力方向及在断层面上的各分量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