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699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浙江沿岸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和2004年的夏、秋季对浙江沿岸(27°05′~30°54′N、121°04′~123°19′E)50 m等深线(禁渔线附近,下称外侧海域,站号为P1至P20)和10 m等深线(下称内侧海域,站号为1至17)37个采样站大、小潮汛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调查海区被发现的浮游动物共有234种,属19个大类,其中桡足类66种,水母类42种,浮游软体类、端足类和毛颚类各13种,浮游多毛类9种,糠虾7种,介形类和樱虾各6种,被囊类5种,涟虫和磷虾各4种,枝角类3种,另有各种浮游幼体、仔鱼30种及其它.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均值分布是:内侧海域为289.9±43.4 mg/m3,大潮汛为258.9±73.6 mg/m3,小潮汛为320.8±47.3 mg/m3;外侧海域为318.9±49.8 mg/m3,大潮汛为390.5±89.1 mg/m3,小潮汛为247.2±41.4 mg/m3.浮游动物的丰度均值分布是:内侧海域为751.2±138.4个/m3,大潮汛为531.8±94.4个/m3,小潮汛为971.5±253.2个/m3;外侧海域为816.8±137.2个/m3,大潮汛为1 041.0±243.8个/m3,小潮汛为592.5±111.8个/m3.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桡足类对浮游动物丰度的贡献最大,其余依次为毛颚类、水母类、被囊类和浮游幼虫,它们是浮游动物组成数量的主要类群.调查海区出现优势度大于0.02的种类有15种,内侧海域有9种,外侧海域有10种,其中有4种是内、外侧海域共有种.就潮汛和纬度而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指数无明显区别,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而单纯度低,群落结构状态良好.但各类指数变幅较大(种类数为16~55,丰富度为1.73~6.77,单纯度为0.06~0.54,多样度为1.67~4.51,均匀度为0.33~0.87),表明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不稳定性还存在.根据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分布特点,可将其划分为近岸低盐、沿岸暖温、近海暖水、暖水广布和热带外海5个生态类型,其中以近海暖水和暖水广布性种类为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992.
印尼附近海域地震海啸发生的构造背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历史上第五大地震海啸,引起了地学界的高度关注。印度尼西亚西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结合部位,处于洋壳和陆壳的汇聚边界以及弧状压缩构造格局中。苏门答腊陆缘NW—SE向延伸约1600km,苏门答腊俯冲带源于印度-澳大利亚和欧亚板块3°N的汇聚。苏门答腊弧前区沿着平行于俯冲海沟的两大走滑断裂——苏门答腊大断裂和明打威断裂向北运动。本文对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地质背景、大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评估等进行了综述,对该海域产生大地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获取与分析角度出发,对区域灾害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随着3维地图的发展,2维地图中的一些注记自动配置规则和方法在3维环境下显得并不适用.在分析3维注记视觉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注记配置规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提取面状要素注记定位线、并结合3维地形图中面状要素的符号特征获取注记定位点的3维面状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在基于ArcEngine的3维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计算机、3S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灾害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正被以各种方式应用于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支撑框架和信息共享平台,不但提供了获取、集成、分析、存储和显示空间数据的工具,而且成为其他各类信息汇聚、融合的基础.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过程中对窄问数据及信息集成的需求,给出了能够支持应急响应、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汶川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95.
加强地质找矿和地矿行政管理工作①TOSTRENGTHENTHERESERCHINGFORMINERALDEPOSITSANDTHEADMINISTRATIONINGEOLOGYANDMINERALS董和金DongHejin湖南省地质矿产厅长沙4100...  相似文献   
996.
地图和因特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有更多的地图通过因特网来进行传播,而不仅是印制在纸介质上,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因特网,通过因特网使用地图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5年有了戏剧性的增长,网络为地图制图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在网上分布地图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万维网的混乱局面使特定地图的检索变得非常困难,像印刷和分发大幅面地图一样,向国际上的广大用户分烽地图也大家关心的事情,国际地图制协会(ICA)的地图和因特网委员会正在研计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已实现用开环系统控制小射电望远镜天线。TP801—A单板机选择用作主控制机。赤经赤纬方向上均用步进马达驱动,用光电系统确定该系统的两个初始固定坐标方向,计算机兼容IC钟用来获得控制系统时间基准。低功耗RAM用来存储天线位置参数以使得甚至在断电或关机时均能保存。用这样的系统可实现各种小射电望远镜天线的可编程控制而只花少量费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