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虚拟天文台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天文台是在望远镜和探测器的研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成为其发展最鲜明的特点。用可扩展标记语言(简称XML)技术封装天文数据,把虚拟天文台建立在网格的体系结构之上是当今虚拟天文台技术发展的主流。按照目前虚拟天文台具代表性的层次式体系结构分层介绍各个层次的相关技术,同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实施中国虚拟天文台计算的设想。  相似文献   
32.
事业单位一直是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甚至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的重要公共服务部门。它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共有130多万户事业单位,3000多万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但普遍存在着人员晋升机会不公平、岗位调整不合理、职工教育方式不活、职工激励制度滞后等种种弊端,导致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效率低下。本文列举了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在思想、竞争机制、考核工作、培训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目前我国劳资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视角提出:以人为本,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4.
FITS数据文件的检索和访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图像传输系统(Flexible Image Transport System,FITS)是天文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格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FITS格式被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正式公布为国际标准以来,大部分的天文数据都是以FITS文件的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和天文学家手中保存和交换.采用文件系统方式保存管理的FITS数据文件,很难适应程序化的检索和定位需求.随着FITS文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虚拟天文台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以文件形式保存的天文数据提供检索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FITS头以关键词值对的形式确切定义了所属FITS文件的结构,还提供了数据本身诸多特性的重要信息.FITS头中保存的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大部分FITS数据文件查询检索的需求.将FITS头中的信息利用数据库来保存和管理,可以极大的方便对FITS文件的检索和定位.FITS头归档入库系统(FitHAS)是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开发的一个简单实用的FITS头信息归档入库工具,能够方便的将单个或者多个FITS文件的主FITS头信息导入到数据库中,为FITS数据文件的查询检索奠定基础,进而为虚拟天文台等更高层次的数据访问服务部署创造条件.本文介绍FITS数据格式,FITS头的基本结构;探讨虚拟天文台环境下FITS数据文件检索定位的实现方式;阐述FitHAS的功能特点、设计开发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异地异构天文数据资源的统一访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文观测数据资源具有时间跨度大,数据量大,存储、管理分散,管理工具驳杂等特点.如何提供给天文学家一个统一访问这些异地存放的异构数据资源的方案,是虚拟天文台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解决方案.我们基于OGSA-DAI技术实现了对天文星表数据,图像数据和光谱数据的封装(DataNode).我们设计的虚拟天文台数据访问服务(VO-DAS)实现了对DataNode的自动资源发现以及异地异构数据库的联合访问.这将使天体的多波段交叉证认成为可能.VO-DAS支持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的各项相关标准,使得它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它的对外接口简单实用,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天文数据用户发展出多种网格应用产品.通过在两个科学范例中应用VO-DAS服务,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研究花岗岩和砂岩两种脆性岩石的详细声发射特征。通过对花岗岩和砂岩样品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监测样品破裂全程的声发射信号。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包含了力学特性分析和声发射特性分析,声发射特性分析使用了多种参数:累积声发射计数、累积声发射能量、AF值、RA值、b值。研究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获取了岩石样品的变形参数与强度参数,并分析了其离散性;(2)岩石样品内部颗粒的胶结强度与结构的均匀性对累积声发射计数、累积声发射能量的影响;(3)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研究来确认采用AF和RA值来区分岩石类材料张拉和剪切裂纹模式的合理性及其阈值;(4)砂岩样品在接近破坏时,微裂缝活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对脆性岩石样品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性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发现了单轴压缩条件下脆性岩石的一些重要特性,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云南禄劝乌东德水电站是我国第三座超千万千瓦级水电站,其建设所采用的混凝土人工骨料来源于坝址下游施期料场的中元古代落雪组灰岩。在骨料勘察和实际开采过程中,发现灰岩与白云岩在同一层位产出,其岩性变化界线切割岩层面,该类现象为工程地质研究中所罕见,引起了高度关注。以施期料场灰岩-白云岩过渡带和骨料开采残留的一处白云岩凸起岩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学、微区矿物形貌和成分、碳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深入探讨了研究区碳酸盐岩成岩演化和岩相转变过程与机理,提出了新的白云岩化成因模式。结果表明:①矿物形貌和空间分布特征指示与灰岩过渡的白云岩为早期灰岩经过后期白云岩化形成;②白云岩中发育的斑马纹构造、鞍状白云石及其伴生的硫化物和碳质物等,指示其经历了热液白云岩化过程。鞍状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183~215℃)显著高于围岩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02~152℃);③白云岩普遍具有较轻的O同位素值(δ18O=-13.3‰~-7.8‰),而其中鞍状白云石的δ18O最低(-13.3‰),表明它们可能为热液流体直接沉淀的产物,而其他白云岩由于受热液流体影响程度较低而具有较低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和较高的δ18O值;④乌东德地区近直立的岩层产状和断裂可能为热液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而其上覆的近水平震旦系灯影组厚层白云岩则起到了封堵作用,使热液流体在不整合面之下与灰岩发生长时间反应;热液流体的运移方向决定了最终的热液白云岩的分布。   相似文献   
38.
气候变化与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星  先乐  王朋岭  丁子津 《地理学报》2021,76(8):1895-1909
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关注的突出问题。当前对于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不清晰,从科学、管理到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究,以实现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给出全球大规模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发生的基本事实,综述归纳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可能机制,城市化导致热岛效应、降水分配不均以及极端天气,并具有局地—区域—全球多尺度叠加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源消费变化、死亡率与传染病传播、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简要梳理相关的国际研究和行动联盟,从城市化的4个关键维度: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视角出发,提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多维度可持续城市化的分析框架。呼吁加强自然与人文学科交叉,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纳入地—气系统,探究人—地—气复杂耦合过程,从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角度的适应与减缓,或许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关键和最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07—2016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0.5°×0.5°)和国家气象数据中心24 h累计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成都地区空中水资源的特征,包括可降水量、水汽、实际降水量等,并比较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地区为净输入区域,主要水汽输入、输出口分别为西、东边界;成都地区位于强辐合中心附近,四季水汽输送通量较稳定,夏季相对偏小;700 hPa以下为主要的水汽输入层,700 hPa以上为主要的水汽输出层;500 hPa以下的水汽利用率较高,尤其是夏季;水汽输送较强的区域集中在700 hPa以上秋季的西边界和四季的东边界、700 hPa以下夏季的东边界以及500 hPa以上四季的西边界;成都地区可降水量稳定丰富,年平均水汽总输入量也很大,但二者转换为实际降水的量很少。  相似文献   
40.
基于线路设计模型的一体化中线测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祥  张献州 《四川测绘》1999,22(3):132-135
本文针对线路(包括铁路和公路)的中线测设计算量大、野外作业条件的不可预知性和劳动强度大等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线路设计模型的一体化中线测设的教学模型及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实用的中线放样程序并运用于我国第一条磁悬浮线───交大青城磁浮列车试验示范城的中经测设中,实践证明一体化的思想及方法具有高效、灵活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