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互花米草对泉州湾盐沼表层沉积物输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盐沼是海岸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环境调节功能.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引种对海岸盐沼的沉积动力产生很大影响.粒度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盐沼边缘与沉积物平均粒径为6.7φ的等值线分布一致.现场观测表明,互花米草对流速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使得光滩流速明显大于互花米草内的流速;在互花米草滩内,随着离盐沼边缘距离、植被高度、植株直径的不同,涨落潮流速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粒径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互花米草盐沼边缘的表层沉积物由光滩向盐沼内输运,潮水沟的存在对沉积物的输运格局具有显著影响.对比分析表明落潮后期的水动力条件控制着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方向.  相似文献   
82.
福建东山岛东部滨海沙滩侵蚀状况与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历史图件对比和现场调查,查明东山岛东部滨海沙滩自1980年以来近20年的海岸侵蚀分布范围和速率,初步探讨了海岸侵蚀的原因,提出沙滩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
闽江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的综述了闽江河口沉积动力环境方面已做过的研究工作,根据取得的成果从闽江河口三角洲的地貌演化、沉积动力和泥沙运移、沉积环境分区和盐、淡水混合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效工具,对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开展研究,可以为地下水污染场地管理提供依据。我国目前的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忽略了场地内部污染差异性,且对受体敏感性不太关注。为此,采用场地风险评估概念模型,重点关注场地实际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周边多种受体的敏感性,评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从污染源负荷、包气带防污性、含水层脆弱性和受体敏感性4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了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的指标并确定了权重,构建了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风险划分为低、中、较高、高风险4个等级。以河南某六价铬场地为例,应用构建的风险评价体系,获取了场地的空间风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场地整体处于中等风险水平,铬渣堆和掩埋铬渣处的东南部风险最高,污染风险主要来源于周边受体的潜在损失性及污染源负荷。敏感度分析表明各指标理论权重与有效权重几乎一致,说明所构建的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可行,可应用于其他特征污染物场地的污染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5.
86.
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东上升流区和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共选取7条断面,通过分析水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浊度、叶绿素浓度特征和悬浮体现场粒度平均粒径、体积浓度特征等,初步研究了南海北部海洋雾状层的特征及其受控机制。研究发现粤东上升流区底部雾状层普遍发育,在个别站位存在表层雾状层,高能的近岸浪流作用和来自港湾、河流的泥沙为表层雾状层和底部雾状层提供物源;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底部雾状层也普遍发育,在珠江口外的内陆架和外陆架陆坡区表层雾状层比较常见,陆坡区中层雾状层比较发育,本区雾状层的物源主要来自珠江和台湾岛西南部河流的入海泥沙、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源颗粒物。南海北部底部雾状层的强度和扩散范围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河流入海物质的扩散和底质再悬浮等控制。  相似文献   
87.
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2007~2010年间对南海北部陆架采集的29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0.063~0.125mm粒级矿物的鉴定和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的分布特征和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海域矿物组成以轻组分矿物为主,平均质量百分数高达98.49%,重组分矿物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51%,最高质量百分数仅为10.38%,共发现了60种重矿物.影响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的首要因素是水动力条件,其次是物质来源,其他因素如沉积环境、矿物自身的变质程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布特征.根据因子分析的因子荷载分布及南海北部陆架的地形地貌,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主要矿物组合区和2个亚区.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沿海的众多河流特别是珠江的入海泥沙是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海南岛东南部海底峡谷区处于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胶结于有孔虫壳内的海洋自生黄铁矿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88.
青岛近海碱度的研究及其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春季以青岛近海为研究海域,采用pH单点法、自动电位滴定法及溶解无机碳(DIC)计算法测得海水总碱度(Alk),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该海域海水Alk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过滤前后样品的Alk差值与叶绿素(Chl-a)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IC计算法和pH单点法得出的Alk误差较大,电位滴定法测定的Alk结果精密度较高;青岛近海海域表层水体中Alk范围为2 070~2 364μmol/kg,其平均值2 310μmol/kg;过滤前后样品的Alk差值与Chl-a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浮游植物和颗粒物对Alk有影响。  相似文献   
89.
胡毅  陈坚  许江 《海洋通报》2011,30(5):595-600
台湾海峡足我国量大的海峡,也是南海与东海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区域内地震、台风等灾害多发,潮流作用较强,同时受黑潮分支、南海暖流和东海环流等多种水系的影响,众多的山溪件中小型河流从海峡两侧流入海洋,为海洋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场.基于台湾海峡的沉积环境分区、台湾海峡潮成沙脊的沉积环境、山溪性河流入海...  相似文献   
90.
为了实现气象的多种信息及政府部门、多行业单位的综合信息发布,由曲靖市气象局设计方案,通过多个服务器的集群应用方式,实现了多部门、多行业及其内部上下级单位的综合应用信息发布,系统中涉及SQL数据库应用、WEB应用端开发、服务器端发布控制中心开发、手机短信息告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