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oxic cyanobacteria(TCB) are well-known worldwide for their adverse impacts on humans. Species composi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CB in reservoirs depend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Aha Reservoir, Southwest China, focusing on cyanobacteria and cyanotoxin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eekly or biweekly from May to September of 2015 and used to delineate temporal variations in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oxic cyanobacteria and cyanotoxins in the reservoir. Toxic cyanobacteria identified consisted of Aphanizomenon flos-aquae, Pseudanabaena limnetica, Cylindrospermopsis sp., and Microcystis sp., with Aphanizomenon flos-aquae and Pseudanabaena limnetica being the most common and significant toxic genera. The total biomass of cyanobacteria was 17.0 mg/L.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icrocystin variants were condu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using a system equipped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Microcystin levels were between 0–3.0 μg/L, MC-RR was around 0–3.0 μg/L and MC-LR was approximately 0–0.9 μg/L. Overal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investigated reservoirs should be monitored regularly to minimize potential health risks to the hum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的行为与入海通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Cl2。可提取磷(MgCl2-P)含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并与叶绿素a以及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OH/NaCl可提取磷(NaOH/NaCl-P)随盐度增大按指数关系下降,其含量与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HCl可提取磷(HCl-P)在河口区的行为表现为保守混合。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入海通量约517t/a,其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PBAP)的贡献为溶解活性磷(DRP)的3倍。  相似文献   
13.
强震区泥石流启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区的泥石流物源主要来源于滑坡、崩塌等松散体,具有结构疏松,密实度低,堆积时间短等特点,与非地震环境中的滑坡、崩塌堆积体的结构有所不同,堆积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堆积体转换为泥石流所需的外界条件也相应的改变。以汶川地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典型泥石流灾害为例,分析了地震滑坡、崩塌松散体的堆积形态和堆积体的应力环境。从静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堆积体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起动特征,探讨了降雨作用形成的地表径流水深与堆积体失稳时的应力极限状态的关系。分析得出沟道岸坡滑坡堆积体发生侵蚀时的地表径流力为F=(τ1f-f1sinα)/cos(α-26.65),并建立径流水深与地表径流力的关系:H=F/4ρsgJ。分析在动量守恒条件下,堆积体单位时间内的侵蚀体积dV=dM/γs模型。为了进一步探讨在实际现场的应用,以汶川地震区都江堰市的水打沟泥石流为例,分析发生泥石流时的地表径流水深为0.011 m,其结论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气藏超深层、高温、异常高压、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深井酸化时,井口泵压高,往往超过目前设备承压能力,很难保证安全施工。通过高密度酸加重酸化技术在CG 561井的应用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泵压,提高酸化工作液密度,增加井筒液柱压力,适应特殊地层,对于该井须二气藏采用高密度酸液(含15%~20%盐酸的常规酸液)加重酸化技术,可降低井口施工泵压13M Pa~17 M Pa,经过对CG 561井的酸化后压力恢复试井测试结果证实增产94%,达到安全、优质、快捷的增产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沃溪矿区鱼儿山矿段及其外围的红岩溪—马儿桥矿段深部找矿问题,在区内开展了构造叠加晕和烃汞综合气体测量试验工作。通过对已知矿区鱼儿山矿段的不同地质体、不同标高烃汞组分演化规律和矿体上部土壤形成的地球化学烃汞异常的特征研究,总结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场结构、叠加特点及其空间对应关系来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并对外围的红岩溪—马儿桥预测区开展烃汞叠加晕找矿方法的综合研究。经研究发现:红岩溪—马儿桥矿段土壤地球化学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叠加场,一类是深源叠加场,Au与烃类组分相关性较好,烃类异常组分齐全,同时Au、Hg异常较好,具有深源成矿热液叠加,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二类是同生叠加场,Au与烃类组分相关性较差,元素组合相对简单,缺少烃类组分异常,找矿意义不大。烃类异常模式以对偶双峰异常模式为主,在烃类异常双峰之间的低值区发育有较好的烃汞类综合叠加异常,说明深部具有平行盲脉存在。经钻探验证,深源叠加场深部见真厚度8.58 m、平均品位3.55×10-6的金矿体,而同生叠加场只见有金矿化,故本次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桃川盆地土壤条件与名、优、特农作物之间的及农作物生物地化特征,提出了制约名、优、特农作物品质及其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因素,为区域内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典型矿山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基于实际调查数据,从地质环境条件、水源条件和矿渣堆积体的形态特征论述其基本特征,为建立矿山泥石流的预警预报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前锋地带,关于该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等科学问题尚不清楚.此外,1927年8.0级古浪地震也造成断裂带上的一些地表破裂.运用构造地质学与地貌学原理及年代学测试方法,展开了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武威盆地南缘断裂带为NWW—SEE走向、呈右阶斜列式展布.②自西向东,断...  相似文献   
19.
"资源一号"02C卫星于2011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为填补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做出了巨大贡献。ZY-102C卫星载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可获取目标区域的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同时其数据缺少蓝色波段,需利用已有的波段信息计算出蓝光波段,并与红、绿波段进行组合以得到模拟真彩色影像。通过一系列遥感影像处理手段,如正射纠正、镶嵌、几何配准、真彩色模拟、融合及裁剪等,可得到研究区的ZY-102 C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能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