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爱林铁矿区内仅发育一条矿体,属小型矿山.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型,矿体赋存于鞍山群地层捕掳体中,属层控矿床.控矿构造为爱林至蜂蜜沟复背斜,矿体发育于其南翼.由于缺少大规模容矿构造,该矿区不具备成大矿、富矿的构造条件.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与该矿床的形成直接相关,尤其是吕梁期混合岩化作用对铁矿的富集和重结晶起到积极作用.矿床成因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即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132.
为探索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am)在低氮条件下的适应性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结合位点分析法(ChIP-seq)比较了链状亚历山大藻氮限制和氮正常条件下组蛋白第三亚基四号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4me3)修饰情况及调控机制,GO分析结果表明H3K4me3修饰在低氮条件下调控了跨膜转运蛋白活性,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链状亚历山大藻增强了转运体活性来获取外界营养物质。通过KEGG分析发现还富集了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途径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在低氮条件下,病原菌防御和抗氧化应激对其生存至关重要。此外还发现在低氮条件下H3K4me3调控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自噬途径来缓解氮的耗竭而响应氮胁迫。  相似文献   
133.
浅谈遥感影像在地图修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形图在经济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其更新却比较缓慢,以至于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地形图更新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遥感影像更新地形图的作业流程和更新方法,并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4.
135.
五大连池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中心的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近SN向的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除了科洛火山群的火山活动从晚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其它火山主要限于第四纪的喷发活动。按照岩石学和化学成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富钾火山岩分别命名为白榴碧玄岩和白榴玄武岩。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钾火山岩来自交代的EMI地幔。  相似文献   
136.
华南沿海红树林海岸沉积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沉积物是红树林宜林环境指标之一。对香港汀角红树林海岸沉积物进行了分析。并与广东深圳,广西北海等地的红树林海岸沉积物进行了比较,汀角红树林潮滩以砂和砾为主,且潮滩各带皆为混合滩,白滩则属沙滩,北海红树林潮滩亦以砂,砾为主;深圳则以粉砂,粘土为主,红树林使潮滩上细粒物质含量增加,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由陆向海降低,三地红树林潮滩沉积物分选性都是差到很差,红树林不仅可在粉砂,粘土含量较高的潮滩上生长,在砂和砾  相似文献   
137.
报道了NaNO3,NH4Cl和NH4NO3种氮源及N/P对海洋微藻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P从10增加到90,对细胸生长的影响不大,总脂含量最终都稳定在干重的20%左右。16:0、16:In-9和20:5n-3(EPA)是脂肪酸的主要组成,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的70%~80%。在培养基N/P〉20时,20:50n  相似文献   
138.
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是重要的养殖海藻,研究海区栽培状态下龙须菜生长与生态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以为龙须菜栽培实践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海区实时监测,关注了龙须菜良种(981和鲁龙1号)的生长速率和海区营养盐、水温、光照等因素变化。其中温度、光照、海水溶解碳、氨态氮、磷和pH有显著的变化(p0.05),其余因素变化比较平稳。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周期与龙须菜生长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硝态氮与龙须菜生长有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回归方程:Y_(SGR)=5.794X_(光周期)-76.932(R~2=0.511),来表述龙须菜生长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以链状亚历山大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2个铜胺氧化酶基因,分别命名为cad-1和cad-2。对获取的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cad-1和cad-2在链状亚历山大藻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结果发现,cad-1开放阅读框全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cad-2开放阅读框全长1 800bp,编码599个氨基酸,含一个内含子1 065bp。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颗石藻和抑食金球藻的铜胺氧化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cad-1和cad-2在对数期和衰亡期分别是下调表达和上调表达。依据铜胺氧化酶的功能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的相关研究,推测铜胺氧化酶可能通过催化多胺产生过量过氧化氢的方式参与链状亚历山大藻赤潮衰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0.
从龙须菜鲁龙1号、981品系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数据中,挑选差异表达显著基因——hsp、gln,对其上游与全基因序列测序分析。Hsp中8个保守位点均处HSP20结构域内。Gln具谷氨酰胺合成酶N结构域和龙须菜特有的两个跨膜区与低复杂性区域。2个基因表达均可能受缺氧、光照、茉莉酸甲酯等环境及植物激素调控影响。利用荧光定量技术发现不同品系龙须菜的发育过程中hsp与gln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hsp表达水平在Ⅰ到Ⅲ阶段缓慢上升,在Ⅳ阶段大幅升高,这可能与藻体表面伤口的修复相关。gln表达水平在Ⅰ到Ⅱ阶段上升,在Ⅱ到Ⅳ阶段下降,于Ⅳ阶段最低,gln可能与四分孢子囊形成相关。在龙须菜不同品系中2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两品系不同的育性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