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6 毫秒
61.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sounding data collected in LOPEX05, we have analyzed the vertical atmospheric structure and boundary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late summer over the east Gansu loess plateau.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ttom of the stratosphere is at about 16 500 m and varies between 14 000 m and 18 000 m above the ground.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ly jet is located between 8300 m and 14 300 m above the ground and its direction moves between 260° and 305°. There is an ...  相似文献   
62.
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和NCAR/NCEP长波辐射资料(OLR),研究了热带对流异常及其与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对流活动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它是热带对流活动对ENSO的非线性响应;热带对流异常的强度在E1 Nino时期比在La Nina时期强,且异常的中心位置偏东,表现出明显的时空上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3.
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西北干旱区49个气象站1961—2000年0 cm地温和气温月平均资料,采用逐级归并法、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时空演变特征、气候突变和周期振荡。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可分为12月~2月、3月、4~6月、7~10月和11月5类,11月和12月~2月呈下降趋势,3月、4~6月和7~10月呈上升趋势,12月~2月下降幅度较大,4~6月上升幅度最大;地气温差受大尺度气候异常的影响,第一载荷向量反映了全区一致的性质;北疆区和内蒙区有异常变化存在;3月和11月的突变点为1977年,12月~2月、4~6月和7~10月的突变点为1981年;周期振荡主要以3~6年为主。  相似文献   
6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外交和国家安全产生极大影响,引起各国政府、公众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5.
对2007年6月9日东兰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6.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辩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对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冬春积雪正(负)异常使得从冬到夏高原的地面感热偏低(高)、地面热源偏低(高),造成春夏高原上升运动偏弱(强),长江流域和日本以南西太平洋上升运动较强(弱);另一方面,高原冬春多(少)雪年高原和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偏低(高)、陆海温差的偏低(高)会延迟(促进)东亚夏季风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减弱(增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因而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北),造成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多(少)雨。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高原冬春多(少)雪年,由于融雪增湿效应,高原春夏潜热明显增大(减少),使得空气中水汽增大(减小),可能是高原气温偏低(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房产三维是三维GIS的应用重点,分层分户图的三维建模更是房产三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比了3 Ds Max建模、平面拉伸建模和分层分户图建模方法,分析了分层分户图建模优势,重点研究了分层分户图建立三维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韦京华 《广西气象》1999,20(3):30-31
通过找出金柑结果大小年变异的年份,分析两种类型年份的气象条件,得出金柑第一次开花花芽分化阶段出现长期低温天气和开花,果实膨大时期遇高温,干旱天气是造成融安县金柑小年结果的气候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69.
持续降雨是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梅州市大埔县某边坡的渗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在不同降雨工况下该边坡土体体积含水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边坡表层土体体积含水率变化越大;降雨强度60 mm/d历时1 d的暴雨对边坡表层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增幅作用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其余工况未表现出滞后现象;降雨强度为120mm/d和300 mm/d的两种工况各研究点任意时段体积含水率较为接近;当降雨强度达到60 mm/d以上时,边坡内部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化主要受降雨历时影响,降雨历时越长,降雨入渗深度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70.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与数值研究”的观测资料和酒泉站的地面和探空气象资料,计算了酒泉绿洲夏季大气边界层的加热(冷却)率,分析了酒泉绿洲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的大气加热(冷却)率逐日变化,研究了不同典型天气下大气加热(冷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酒泉绿洲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内,大气加热(冷却)率具有明显的逐日变化特征;近地面层和行星边界层及整个大气层白天的大气加热率和夜晚的大气冷却率基本相当,大气能量基本守恒;日照时数、云量和特殊天气过程(如冷空气活动、沙尘天气和降水等)对大气加热(冷却)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