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609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以某引水隧道工程的质量检测为例,系统介绍了其检测方案,检测技术及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2.
993.
马湖位于四川省雷波县璜琅镇南西约2公里处.东、南,西三面环山.最高海拔2400米.湖面海拔1100米,水体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平均宽1公里.积水3亿立方米.湖面高出附近金沙江水面约650米.为一少有的内陆古河被堰塞面形成的堰塞朔。历史上著名的1216年7.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带.  相似文献   
994.
金伯利岩含金刚石性的矿物学判别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刚石及其紧密伴生的镁铝榴石、铬尖晶石、钛铁矿、单斜辉石及橄揽石,形成于高温,尤其是高压的上地幔条件下,被快速上升的金伯利岩浆携带至地表,这些矿物形成的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必然反映到它们的矿物学特征上来。文章通过对我国金伯利岩中金刚石伴生矿物的研究,探讨了金伯利岩含金刚石性的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95.
萨拉乌苏动物群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谢骏义  高尚玉 《中国沙漠》1995,15(4):313-322
目前在萨拉乌苏地区共发现脊椎动物化石46种,其中哺乳类34种,鸟类12种。本文根据新采集到的80多件化石的出产层位和对前人资料的分析,把全部化石按地层即萨拉乌苏组、城川组和大沟湾组作了统计。并根据地层划分和化石种类的变化,新建立了城川动物群。萨拉乌苏动物群和城川动物群在时代上分别属于晚更新世中期和晚更新世中期之末到晚更新世晚期,代表较暖湿和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96.
丁文江先生(1887—1936)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早期的一位著名地质学家,在地质研究、矿产调查、创立地质学会、兴办地质教育等方面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了纪念前辈,了解我国早期煤田地质事业的历史,发扬爱国主义,崇尚科学精神,扼要介绍他对我国煤田地质事业的贡献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冶林茂  田震  韩富安 《气象》1988,14(11):47-48
一、引言 现在我省各地区台站均已配备了甚高频(VHF)电话,形成了通信网。过去,省台每天向各地区台站发送探空资料,是靠人工口授、校对,还易出错,且强对流天气预报要求资料实时性强。为此,我们通过全省的VHF电话网,把省台收集的探空资料以报文形式传到地区的VHF电话中,再通过计算机接口,把报文送到Apple-Ⅱ计算机,并用软件加以整理,然后由后续程序进行处理,自动绘制.出T-lnP图、能量廓线图、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大气温度和水汽两种遥感产品,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12月10 12日和2016年3月2 3日两次暴雪天气冷、暖气团及水汽的来源地、输送路径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冬季和春季暴雪发生条件、降雪强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北疆地区暴雪天气是冷、暖气团与水汽条件配合的产物。(2)在这两次暴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自西部黑海、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以及南部阿拉伯海等地;冷气团主要来自北欧、挪威海-巴伦支海、西西伯利亚以及伊朗高原等地;暖气团的来源和输送路径一般与水汽相同或紧密相关。(3)2015年12月10 12日降雪过程是北疆创纪录的一次超强暴雪,此次降雪天气中冷气团来自挪威海-巴伦支海、北欧和伊朗高原等地,暖气团和水汽来自黑海-里海一带。在降雪过程中,来自阿拉伯海的充沛水汽源源不断进入,是导致此次降雪天气强度空前的重要原因。(4)2016年3月2 3日是一次较弱的春季降雪过程,冷气团来自北欧-西西伯利亚地区,暖气团和水汽则分别来自北疆当地和巴尔喀什湖附近,降雪过程中由于缺乏后续水汽补充,导致降雪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弱。(5)对比两次降雪过程可见,降雪过程中有无持续充足水汽补充,是决定降雪持续时间和降雪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