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983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河北省井陉县割子岭村有种植甘薯加工粉条的传统,但由于过去土地瘠薄,甘薯产量低而不稳,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近年来,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小块地变成了大块田,“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割子岭村一下子变了个大样儿。  相似文献   
992.
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该区油气勘探积累的大量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性参数, 结合地热学方法, 给出了该区的深部地热状态. 在此基础上, 利用流变学模拟进一步给出了相应的岩石圈流变剖面. 结果表明, 沉积盖层底面温度在129~298℃之间, 基底热流为54.3~60.5 mW/m2; 上地壳底部温度为406~436℃, 相应热流为47.7~52.6 mW/m2; 中地壳底部温度为537~572℃, 热流为41.3~46.3 mW/m2; 莫霍面温度为669~721℃, 地幔热流为38.1~43.1 mW/m2, 热岩石圈厚度为71~90 km. 上述热状态参数与地壳厚度以及地表热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表热流越高, 则相应的深部温度和热流也越高, 热岩石圈厚度也越薄. 济阳坳陷较高的热状态与新生代期间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弧后扩张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 岩石圈纵向流变分层现象明显: 上、中地壳基本为脆性, 而中地壳底部及下地壳几乎均为韧性层, 壳下岩石圈为韧性. 此外, 也存在横向变化, 各凹陷岩石圈总强度不一. 济阳坳陷岩石圈总强度为1.52 × 1012 ~ 2.16 × 1012 N/m,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约为24 km, 与力学强地壳(MSC)厚度基本一致. 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深部地壳矿物的脱水以及地幔楔热物质的上涌, 在地壳底部产生部分熔融, 并引发岩浆的底侵和向上侵入. 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华北及东部地区下地壳的粘度降低、从而发生韧性流动的原因. 济阳坳陷岩石圈的上地壳脆性断裂变形和中下地壳的韧性流动这一分层变形特征决定了济阳坳陷新生代以来的成盆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93.
几种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和氧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改进或优化的方法合成土壤中常见的几种氧化锰矿物,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几种重金属的吸附和对Cr(Ⅲ)的氧化特性及与其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成的水钠锰矿、钙锰矿、锰钾矿和黑锰矿均为单相矿物,具有典型的形貌特征。水钠锰矿、钙锰矿和锰钾矿的PZC较低,分别为1.75、3.50和2.10,其表面可变负电荷量的大小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的PZC较高,表面可变负电荷量远低于其他3种矿物。供试矿物中,水钠锰矿对Pb2 、Cu2 、Co2 、Cd2 和Zn2 等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强,黑锰矿的吸附能力最弱,除黑锰矿吸附更多的Cu2 外,供试氧化锰矿物对Pb2 的吸附量最大。氧化锰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受重金属的水解常数和矿物的表面负电荷的影响较大,它们均影响氧化锰矿物表面诱导水解作用及吸附离子形态。供试氧化锰矿物对Cr(Ⅲ)氧化能力和氧化过程中Mn2 释放量不同,受矿物结构、氧化度、表面性质以及结晶度等因素影响,氧化能力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最大氧化量分别为1330.0、422.6、59.7和36.6mmol/kg。  相似文献   
994.
25—降藿烷系列的“异常”分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包建平  梅博文 《沉积学报》1997,15(2):179-183
25-降藿烷系列是一类通常作为原油遭受深度生物降解作用可靠标志的生物标志物,笔者了近在研究新疆三塘湖盆地某井上二叠统生油岩和油砂样以及辽河高升油田某些曹受不同程度生物降解作用的稠油时发现了25-降藿烷系列的“异常”分布:即25-降藿烷系列存在于上述二叠统生油岩和未遭生物降解的油砂,而非生物降解的稠油中,为此笔者认为,25-降藿烷系列不一定是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物后的产物,它在生油岩中的存在表明成岩早  相似文献   
995.
一、引言包括地球在内的任何星体的扁率、自转速度和星体密度都具有内在统一性。地球经过长期的旋转过程,地壳外形和它的内部结构,为了适应固有的重量和离心力联合作用,慢慢形成稳定的“平衡椭球体”。研究表明,在其自转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地球内部任何部位的密度产生突然变化,会导致地块失稳而产生运动,并由此造成地壳中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发生,甚至会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996.
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与成矿带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63  
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结合江西中部混杂岩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深源同熔型中酸性斑岩与有关矿床分布特征,认为钦州湾至杭州湾为扬子古愉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该带 四堡-加里东期为-复合型碰撞杂岩带,中生代时茂为华南燕山运动的策源地,发生强烈挤压,是中国东南部最重要的岩浆成矿带之一。  相似文献   
997.
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保证与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永志 《地质实验室》1995,11(2):102-104
从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定义,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保证措施,提出了检查评价的方法和尺度。  相似文献   
998.
费希尔图解法在识别和定义长周期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梅冥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希尔图解(FischerPlots)是经线性沉降校正之后把米级旋四层序的累积厚度与时间的变化作图而得出的一种图解方法。早先它被用来定义米兰柯维奇级别(10‘一105年)的相对...  相似文献   
999.
从人才和人才特征的分析入手,概括了衡量、判断人才的三条基本标准,重点提出了合理使用人才的三条基本原则,指出胸怀和胆识是合理使用人才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前提。最后,分析了地震系统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从天山冰川数量,冰储量、类型以及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天山冰川的资源及其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山地水资源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